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林深处的生活情景。诗人通过"自是山林僻,何心与世疏"表达了隐者远离尘嚣、心境淡泊的特点,他选择独居山林,无意与世俗保持距离。接下来的"土铛三合米,竹牖半床书"细致地描绘了隐者的简朴生活,用土锅煮饭,仅有几本书陪伴在破旧的竹窗边。"月树迷归鹤,沙泉数过鱼"则以自然景象烘托出隐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画面,夜晚月光下,连归鹤都迷失方向,只有沙泉中游动的鱼儿能引起他的注意。
最后两句"无人觅巢许,不必更深居"揭示了隐者的心境,他并不刻意追求深居简出的隐逸生活,而是自在地享受这份与世无争的宁静,仿佛无需他人理解或寻找,他已经找到了内心的安宁。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隐者的淡泊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