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天冬暖似花时,上国音尘杳未知。
正被虫声喧老耳,今君又借薛能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温暖的江景,诗人心中充满对远方祖国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书籍和文化的渴望,以及借助朋友薛尚的书集来满足这种渴望的情感。通过“虫声喧老耳”一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年岁渐长,对于周围环境的声音已经有些听不清楚,但却能在心中回响起往日阅读时的美好记忆。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淡远,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文化知识的向往。通过借助薛尚的书集,诗人试图重拾那份属于过去的美好,寻找精神上的慰藉。这也反映出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对于书籍的珍视。
不详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
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
湛湛清江叠叠山,白云白鸟在其间。
渔翁醉睡又醒睡,谁道皇天最惜闲。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
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
高吟大醉三千首,留著人间伴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