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九月晦日登舟二首(其二)

二山皆在眼,未忍去淮津。

三宿宁无恋,况非桑下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两座山峰都在眼前,我不忍心离开淮河岸边。
即使在这里停留了三天,又怎能不留恋,更何况我并非像那桑下之人般轻易别离。

注释

二山:指代两座山。
皆:都。
淮津:淮河岸边。
三宿:停留三天。
宁:难道,岂非。
桑下人:典出《诗经·卫风·氓》,指深爱着妻子的人,这里比喻深情的人。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二山皆在眼,未忍去淮津"表达了诗人面对即将离开的山川,不忍心跨过淮河离去的情感。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留恋,更是对家乡文化和记忆的眷恋。

而"三宿宁无恋,况非桑下人"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这种情怀。这里的"三宿"指的是连续几日的停留,"宁无恋"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而"桑下人"源自《诗经》,意指古代以养蚕为生的妇女,这里用来比喻故乡的人们。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强调自己与这些人的不同,使得对故土的思念变得更加深沉和复杂。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是离开时所必须面对的现实,一方面是难以割舍的情感联结。这样的情感表达极富层次,令人回味无穷。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闰九月晦日登舟二首(其一)

淮平舟未进,远绪怅依依。

勿谓王孙怨,先如春草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鸡答

君园稻富非争食,省树枝深未许栖。

但得齐蝇无乱响,不辞风雨五更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和人禁中作

前殿笼童昼鼓赊,对论兵食近袍纱。

此时刻意言颇牧,不为云中首级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和三司尚书宣德门侍观灯

觚棱南抱綵山连,楼下沈香百炬然。

此夜有人之帝所,默裁馀韵记钧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