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危太朴王叔善除宣文阁检讨三首(其一)

阴山分脉自昆崙,朔漠绵延迥北门。

遥见马驼知牧地,时逢水草似渔村。

穹庐敕勒秋风曲,青冢婵娟夜月魂。

今日八荒同一宇,向来边檄不须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广袤无垠的草原景象,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感慨。首句“阴山分脉自昆仑,朔漠绵延迥北门”以阴山山脉为起点,引出广阔的北方沙漠地带,展现了一幅辽阔壮丽的自然画卷。接着,“遥见马驼知牧地,时逢水草似渔村”通过牧民与渔村的对比,生动展现了草原上牧民的生活场景,马驼与水草是他们生存的基础,与渔村的水草相似,形象地描绘了草原与渔村在自然环境上的共通之处。

“穹庐敕勒秋风曲,青冢婵娟夜月魂”两句,将视野转向历史,提到了古代游牧民族的居住方式——穹庐(蒙古包),以及与之相关的音乐文化——敕勒歌。同时,青冢(昭君墓)与夜月魂则寄托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尤其是对王昭君的哀思,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和对和平的向往。

最后,“今日八荒同一宇,向来边檄不须论”表达了对当今国家统一、边疆安宁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暗含对历史纷争的反思,强调了和平与统一的重要性。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国家统一、和平稳定的美好愿望。

收录诗词(133)

吴师道(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 字:正传
  • 籍贯: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
  • 生卒年:1283—1344

相关古诗词

闻危太朴王叔善除宣文阁检讨三首(其二)

两都赋意入经营,今日奇逢有此行。

弟子弦歌临壁水,诸公篇翰出承明。

眼中高阙祥云色,梦里空斋旧雨声。

千里相望劳问讯,追扳无路若为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闻危太朴王叔善除宣文阁检讨三首(其三)

亭障连山入杳茫,毡车如雪谩沙场。

雕盘天际秋云白,雁去关南木叶黄。

独客应怜冠戴楚,閒愁无奈管吹羌。

归来若度桑乾水,莫忘并州是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至大庚戌黄君晋卿客杭与邓善之翰林黄松瀑尊师儒鲁山上人会集赋诗今至正辛巳晋卿提举儒学与张伯雨尊师高丽式上人会再和前诗上人至京以卷示因写往年所和重赋一章

后先人物一时雄,心迹宁须较异同。

来此清谈散花雨,依然旧梦听松风。

画图长共湖山在,烟火频惊殿阁空。

万里忽逢东海客,前诗重写思何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柳待制直院晚归

庭松吐燄引凌霄,露井银床冻不消。

云雾窗深隔风日,凤皇声集和箫韶。

书成给札分曹写,直罢携香满袖飘。

自昔词臣宜白发,礼贤珍重此时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