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伏蒙丈人佥判出示尝与侍郎郑公浅沙泉唱酬诗轴率尔次韵

在昔绍圣初,群英萃朝绅。

道乡鼓谏舌,劲气排天阍。

雷霆固难犯,鹓鹭皆丧神。

独一黄右辖,从容为奏陈。

主圣臣则直,攀槛古所闻。

龙颜为稍霁,投荒贷斧斤。

公亦坐此去,剖符漫朱轮。

斯人下世久,蔼然播清芬。

袁盎当汉代,引却慎夫人。

用舍虽异致,万世嫡庶分。

向使李绩辈,将顺恨无门。

但谓此家事,一言陷其君。

陆贽得罪唐,不测几陨身。

阳城以死争,久之理颇伸。

不如汉汲黯,同朝有公孙。

约议寻即背,巧辞间其臣。

于惟我圣宋,涵养士气振。

世代有忠鲠,汉唐何足云。

且如唐子方,指摘椒房亲。

继论灯笼锦,将贬岭外春。

君谟立殿坳,开救蒙宽恩。

宛陵风雅手,长篇纪咏存。

嗟嗟此邹黄,袁阳略同群。

近则唐与蔡,辈出有弟昆。

赤心要无负,肯受富贵吞。

鄙哉贱丈夫,肉食苟朝昏。

倾危不遑恤,是非谁与论。

前史岂不载,开卷徒沾巾。

伏读珠玉书,飘飘若凌云。

遐追古作者,宁让圣俞文。

顾我亦何人,濡毫来效颦。

二贤迹益显,馀波激后尘。

形式: 古风

翻译

当年绍圣初年,众多英才聚集朝廷官员中。
道乡以直言进谏,勇气直冲天庭。
雷霆难以触犯,凤凰和鹭鸟都为之失色。
只有黄右辖从容陈述意见。
主上圣明臣子正直,攀龙附凤自古以来就有。
皇帝怒气稍减,宽恕流放的罪过。
公因此事离去,官职虽高但无实权。
此人离世已久,美德仍广为流传。
袁盎在汉代,曾阻止皇后专权。
虽然用法不同,但都体现了公正原则。
如李绩等人,无法违逆,只能忍受。
只因家务事,一句不慎就陷害君王。
陆贽在唐朝获罪,险些丧命。
阳城以死抗争,最终正义得到伸张。
不像汉代汲黯,与公孙弘同朝而不同流。
约定转眼成空,巧言令色欺骗臣子。
在我圣明的宋朝,士人的气节得以振兴。
世代都有忠诚耿直之人,汉唐也不过如此。
如唐子方揭发椒房贵亲,受到贬谪。
君谟在殿上力挽狂澜,给予宽大恩典。
宛陵才子留下诗篇,风雅之事永存。
邹黄、袁阳,他们的事迹与群贤相近。
近代如唐与蔡,人才辈出,兄弟相继。
他们赤诚无私,不愿接受富贵腐蚀。
可鄙的是那些只知享乐的权贵。
面对倾覆的危机,无人关心是非。
历史记载这些,但读来仍令人悲痛。
阅读你们的著作,仿佛翱翔云端。
追忆古代大家,我不愿落后于圣俞。
然而我何等微不足道,提笔仿效你们。
两位贤者的光辉更显,激励后世无数人。
你们的事迹更加显著,余韵影响深远。

注释

绍圣:宋哲宗年号。
朝绅:朝廷官员。
道乡:道学家的别称,此处指黄右辖。
天阍:天宫的门。
鹓鹭:比喻朝廷官员。
黄右辖:黄庭坚,字鲁直,官至右辖。
攀槛:攀附权贵。
斧斤:古代刑罚,此处指流放。
剖符:古代封赏功臣的符节。
朱轮:古代高级官员的车轮,涂朱以示尊贵。
蔼然:和蔼的样子。
慎夫人:汉武帝的宠妃。
嫡庶:嫡子和庶子。
李绩:唐代名将李勣。
将顺:顺从。
陆贽:唐代宰相。
阳城:唐代直言敢谏的官员。
唐子方:唐代官员。
灯笼锦:比喻宫廷中的权势斗争。
君谟:宋代书法家蔡襄。
宛陵:蔡襄的故乡。
肉食:指有权势的人。
朝昏:指朝政。
开卷:打开书卷。
珠玉书:珍贵的书籍。
圣俞:宋代诗人梅尧臣。
濡毫:提笔。
效颦:模仿他人。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的高洁品格和文学才华,通过对历史上忠诚直言不惧权贵的人物的赞颂,表达了作者对于士人气节的推崇和自己欲效法的志向。

诗中“在昔绍圣初,群英萃朝绅”一句,以宋哲宗时期为背景,勾勒出一幅文臣济济的画面。接着,“道乡鼓谏舌,劲气排天阍”表现了这些士人直言无隐、敢于谏诫的精神。

“雷霆固难犯,鹓鹭皆丧神”则通过自然现象比喻政界中的清流不受污染,“独一黄右辖,从容为奏陈”描写了一位孤立如黄公望般的人物,以其特立独行的态度向君主进言。

“主圣臣则直,攀槛古所闻”赞扬了君臣之间的理想关系,即君明臣直。随后,“龙颜为稍霁,投荒贷斧斤”表现了君王对忠直之士的宽容和赏识。

“公亦坐此去,剖符漫朱轮”则是作者表达自己也有类似黄右辖那样的志向,而“斯人下世久,蔼然播清芬”则预示着这样的品格将流传后世,留下美好的名声。

接下来,诗中通过历史人物的引用,如袁盎、李绩辈等,强调了直言之士在各个朝代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提到了陆贽和阳城,他们虽然遭遇不幸,但他们的忠诚精神最终得以彰显。

“于惟我圣宋,涵养士气振”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所处时代——宋代的自豪,因为这个时代能够涵养士人之气节。随后,“世代有忠鲠,汉唐何足云”则是通过历史上的忠诚人物,如汉代的汲黯等,来强调忠直不屈的人物在各个朝代都有一席之地。

“且如唐子方,指摘椒房亲”、“继论灯笼锦,将贬岭外春”则是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如唐子方等,表现了他们对于皇权的批评和限制。最后,“君谟立殿坳,开救蒙宽恩”则表达了一种期待,即希望君主能够听取忠言,广施恩泽。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上直言之士的敬仰,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自己所处时代的反思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赞颂,诗人传达了一种理想,即士人应保持气节,不畏强权,以直言进谏辅佐君主,共同营造一个清明的朝代。

收录诗词(244)

李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籍贯:记诵过
  • 生卒年:1122—1198

相关古诗词

癸丑七月十九日以老病分任诸子以家务因为诗以示戒

子舍分劳非获已,息肩养疾乐閒居。

家传道义频加意,俗爱便宜莫计渠。

要是人人躬孝悌,更令世世饱诗书。

从今光大成吾志,可免时称贱丈夫。

形式: 七言律诗

癸丑季春上洲颓岸出败冢冢中有砖云元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六日余功曹冢后世子孙长兴富贵宜赊因题数句

八百年前窆,功曹身姓余。

元嘉两行字,败甓八分书。

富贵念犹在,子孙今已无。

痴人不修省,视此意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秋旱

天公作意雨垂垂,风伯颠狂散万丝。

执法若能诛首恶,更将京观筑鲸鲵。

形式: 七言绝句

绝尘轩

生平雅不乐城市,背郭开轩喜再来。

烟淡山屏青未了,晴曛荷盖翠相挨。

倚风柔弱休栽柳,照水横斜剩种梅。

乘兴祇应清坐好,此怀难向俗人开。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