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慈乌对母鸟的深情与哀伤,展现了动物世界中同样存在的亲情与孝道。诗中的“昔乌巢我树,母在慈乌来”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述了幼乌在母亲的庇护下成长的情景,仿佛在说从前,乌鸦在自己的巢穴里,母亲在身边,幼乌便飞来了。这种温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生命的温暖。
接下来的“无母今何恃”一句,情感陡转,表达了失去母亲后幼乌无所依附的悲痛。幼乌失去了母亲的庇护,此刻它该依靠谁呢?这句诗通过反问,强烈地表达了失去母亲后的无助与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母爱对于生命成长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惟增返哺哀”,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幼乌虽然失去了母亲,但它依然保持着对母亲的怀念与哀悼,继续履行着“反哺”的义务,即照顾其他乌鸦的幼鸟。这种行为不仅是对母爱的纪念,也是对生命延续的一种承诺。整首诗通过慈乌的故事,传递出一种深沉的亲情与责任的思考,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