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躯定谁恨,清啸不知劳。

屈宋悲秋苦,夷齐卧隐高。

风林含咽绝,露叶动萧骚。

何必催摇落,人今已二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蝉》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对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联“微躯定谁恨,清啸不知劳”,以蝉的微小身躯引出对生命的疑问,蝉的清啸似乎在诉说自己的快乐与自由,却不知其中蕴含的辛劳。这里诗人借蝉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深思,以及对生活艰辛的感慨。

颔联“屈宋悲秋苦,夷齐卧隐高”,引用了屈原和宋玉(屈宋)以及伯夷和叔齐(夷齐)的故事,将蝉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相联系,通过对比,突出了蝉在秋天的哀愁与坚韧。屈宋在秋天的悲苦中吟唱,而夷齐则选择隐居,追求精神的高洁。这里诗人借蝉寄托了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颈联“风林含咽绝,露叶动萧骚”,描绘了蝉在风中的境遇,风吹过树林,仿佛连蝉的鸣叫都变得低沉,露水打在叶子上,发出沙沙的声音。这一景象既表现了蝉生存环境的艰难,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复杂。

尾联“何必催摇落,人今已二毛”,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人生易老,岁月无情。蝉的生命短暂,最终会凋零,人亦如此,岁月催人老,两鬓斑白。这里诗人借蝉的生命周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有限的感慨,以及对青春易逝、年华不再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蝉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蝉的生活状态,更深层次地探讨了生命的意义、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时间的无情。诗中充满了对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临雨亭

秋至感人思,登临成惘然。

浮云帝乡外,落日古城边。

归雁声相别,幽花色可怜。

名山负独往,触物见徂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同梅二十五饮永叔家观所抄集近事

陶公一亩宅,尤爱北窗风。

心远地成僻,客来樽不空。

观书太史氏,全性市门翁。

予亦何为者,于兹清赏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伏波

伏波志慷慨,南涉武溪深。

铜柱功一跌,壶倾悲至今。

吾闻威四海,亦有失前禽。

试察两阶舞,应如丹浦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客有遗予注辇国鹦鹉素服黄冠语音甚清慧此国在海西距中州四十一万里舟行半道过西王母三年乃远番禺也

四十万里外,孤舟天与邻。

应誇王母使,更遇越裳人。

素质宜姑射,黄冠即羽民。

那将笼禽比,萧洒绝埃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