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某氏儿十二岁蓄辩发建醮联

和尚作了十二年,未曾住庙;

弟子拜辞三千佛,从此还家。

形式: 对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和尚修行十二年后,尚未入住寺庙的经历,以及一位十三岁的弟子在完成一系列宗教仪式后,决定离开寺庙回归家庭的故事。诗中蕴含了对人生选择与成长的深刻思考。

“和尚作了十二年,未曾住庙”,开篇即以和尚的修行经历为引子,强调了其长时间的修行生活,却并未获得常人眼中的“成就”——未入住寺庙,暗示了修行之路的孤独与不易。

“弟子拜辞三千佛,从此还家”,接着描述了一个十三岁的弟子,在完成了繁复的宗教仪式后,向三千佛祖告别,准备踏上归家的旅程。这一句不仅体现了宗教仪式的庄重与复杂,也表达了年轻人对家庭与世俗生活的向往和回归。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尚与弟子的不同选择,探讨了个人信仰、修行与世俗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及成长过程中对自我身份与归属感的探索。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让人深思。

收录诗词(1)

江炳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土地祠联

土生物以为功,故生金生水生木生火;

地时行之谓顺,愿时寒时燠时雨时旸。

形式: 对联

新安会馆联

汾蟹望秋肥,相期案牍余闲,古礼仿行乡饮酒;

邮鸿传信稳,为道布帆无恙,新诗休唱念家山。

形式: 对联

滕王阁冬防保甲总查局联

把西江水一口吸干,聊润我枯唇,纵谈曩日兴亡,多少桑田变沧海;

招南浦云两手抱住,不放他出岫,免得随风飘荡,又无霖雨及苍生。

形式: 对联

寓所联

马当风吹短棹西来,无徒作赋登高,雨卷一帘寻画蝶;

渔阳挝唱大江东去,安能凌沧啸傲,海涛如镜扫狂鲸。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