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裴公亭借用杜牧之登齐山诗韵二首(其二)

风帘斜捲燕于飞,天气清和酒力微。

极目烟波无尽藏,关心春梦有时归。

香飘十里喧朝市,翠积千山断晚晖。

杖屦不妨频一到,尘埃那解点征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微风吹动窗帘,燕子翩翩飞翔,天气晴朗,微微醉意。
放眼望去,烟波浩渺无边,心中挂念的春天梦境偶尔归来。
香气飘散十里,热闹的早市喧嚣,翠绿的山峦遮挡夕阳余晖。
手杖和鞋子不妨常来此地,尘土怎能沾染远行的衣裳。

注释

风帘:形容微风吹动的窗帘。
清和:天气晴朗和暖。
酒力微:微微的醉意。
极目:放眼远望。
烟波:水汽弥漫的样子,比喻辽阔的水面。
春梦:对春天美景的梦境。
香飘十里:香气传得很远。
喧朝市:喧闹的早市。
翠积千山:绿色的山峦层层叠叠。
杖屦:手杖和鞋子,代指散步或游历。
尘埃:尘土。
征衣:远行的衣服。

鉴赏

这首宋诗《登裴公亭借用杜牧之登齐山诗韵二首(其二)》是赵善括所作,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风帘斜捲燕于飞”,以轻盈的燕子飞翔和微风中的窗帘动态,营造出春天的气息和宁静的氛围。接着,“天气清和酒力微”写出了诗人乘着和煦的春风,略带醉意欣赏美景。

“极目烟波无尽藏”展现了开阔的视野中,浩渺的水面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秘密,诗人的心境也随之变得深远。而“关心春梦有时归”则表达了诗人对春日梦境的留恋,暗示了他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微妙情感。

下联“香飘十里喧朝市,翠积千山断晚晖”通过描绘香气四溢的繁华市井和连绵起伏的山峦染上暮色,对比出城市的热闹与自然的静谧,展现出诗人对都市生活的短暂享受和对山水间的向往。

最后两句“杖屦不妨频一到,尘埃那解点征衣”表达了诗人愿意常常来此地,远离尘世的纷扰,让征尘不沾染自己的衣物,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裴公亭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体现了宋诗清新淡雅的风格。

收录诗词(131)

赵善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裴公亭借用杜牧之登齐山诗韵二首(其一)

春晚风花片片飞,登临共惜景熹微。

人生待足谁如意,官况苦无胡不归。

且向园林穷胜事,更凭山水发清晖。

酒酣起舞君休笑,直欲淋漓身上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题马氏避暑宫开福寺莲湖

金仙楼观郁嵯峨,昔日曾容万绮罗。

不见园林蒙锦绣,空教钟鼓唤笙歌。

印花宝甃封苍藓,倚槛晴山拥翠螺。

凉夜尚疑旌盖在,三千宫女袜凌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题长沙倅厅磬沼

嘉名雅合泗滨浮,玉振金声第一流。

曲尺映桥横锦带,湾环沉月并瑶钩。

清如有韵应仪凤,击若无心可狎鸥。

好向新亭按宫徵,凌波声动一帘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仪真天宁寺

短棹客千里,炷香人小留。

禅房深寂寂,世事易悠悠。

去此两槐夏,惊予双鬓秋。

钟鱼发新响,作意为重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