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的《赠吴参戎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表达了对吴参戎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英勇事迹的赞美。
首句“岭海吾行远”描绘了吴参戎行军路途之遥远,暗示其征战生涯的艰苦与漫长。接着,“风尘道未休”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持续和环境的恶劣,展现了吴参戎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疮痍方日甚”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战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同时也反映了吴参戎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而“武略更谁优”则表达了对吴参戎卓越军事才能的肯定,以及对其在乱世中能够脱颖而出的赞叹。
“慷慨捐躯志”展现了吴参戎为国捐躯的决心和勇气,体现了他高尚的爱国情怀。“从容应敌谋”则赞扬了他在面对敌人时的冷静与智慧,显示了其高超的战术素养。
最后,“去将铜柱洗,来伴赤松游”两句,运用了典故,表达了对吴参戎功绩的肯定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其中,“铜柱”可能象征着吴参戎的丰功伟绩,而“赤松游”则可能是对吴参戎未来生活的一种理想化想象,希望他能像赤松子一样,享受宁静与自由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参戎英勇事迹的描述和赞美,不仅表达了对他的崇高敬意,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英雄主义精神的颂扬,以及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