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讲论语二首(其二)

躬承清问及年丰,蚕麦今还与旧同。

稼穑艰难周圣虑,农桑劝课即田功。

志民深闵僖公雨,勤业犹存豳国风。

恳恳召和关主德,我皇心直与天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恭敬地接受您的询问,今年的收成也如同往常丰饶。
庄稼和谷物的种植充满了艰辛,周代的圣人对此深感忧虑,鼓励农耕就是田间的首要任务。
对百姓的疾苦深感同情,就像僖公时的雨润大地,勤劳的精神仍如豳国的传统。
诚恳地呼唤和谐,关乎君主的美德,我皇的心意直接与天意相通。

注释

躬承:恭敬地。
清问:亲切的询问。
年丰:丰收之年。
蚕麦:蚕丝和麦子。
旧同:与过去相同。
稼穑:农业劳动。
圣虑:圣人的忧虑。
劝课:鼓励督促。
田功:农田工作。
志民:关心民生。
僖公雨:僖公时期的恩泽。
勤业:勤劳的风气。
豳国风:豳地的古老风尚。
恳恳:诚恳地。
召和:召唤和谐。
主德:君主的美德。
我皇:我皇。
天通:与天意相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元杰所作的《入讲论语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躬耕农事为切入点,表达了对国家丰收的欣慰以及对古代圣贤周公虑农桑、重农业的敬仰。诗人提到僖公的雨泽比喻对农民的深情关怀,又赞赏了古时豳国人民勤劳的风气。最后,诗人以恳切的语气,歌颂君主的仁德如召和之气,展现出皇帝与天意相通的高尚情怀。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农事和治国理念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23)

徐元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幼聪慧,才思敏捷。早从朱熹门人陈文蔚学,后师事真德秀。官至工部侍郎,谥忠愍。有文集二十五卷,景定三年(1262)由其子直谅刊于兴化,已佚。清四车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楳埜集》十二卷。事见本集卷首赵汝腾序、卷末徐直谅跋,《宋史》卷四二四有传。师学朱熹。南宋绍定五年进士,累官至大堂寺少卿,兼给事中国子祭酒,擢中书舍人。著有《梅野集》十二卷,传于世

  • 字:仁伯
  • 号:梅野
  • 籍贯:上饶县八都黄塘
  • 生卒年:1196-1246

相关古诗词

入讲论语二首(其一)

温温中旨肃传宣,鲁语书陈诵说专。

圣意聿宗伊洛训,愚臣谨绎考亭编。

寸心普物根源地,百拜承颜咫尺天。

尧舜吾君持所学,敢陈他道对王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又用韵答何上舍

腊雪多为瑞,丰穰隔岁知。

林峦银剑戟,苑囿玉壶池。

映几孙书饱,卧冰祥母饥。

疾风看正色,馀事付清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又赠日者曰清朝贵官

歆艳清朝作贵官,人人都把命来看。

未言造化穷天理,且据干支铺卦盘。

富贵热中从古有,功名向上每才难。

荣枯勘破花开落,始识霜松自岁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及第谢恩

圣朝天子荐临轩,嘉与愚臣究本原。

天地两间扶景运,唐虞三代印微言。

惭无一德酬清问,猥玷初班误圣恩。

一节誓坚忠与孝,立身端不负乾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