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昨夜孤村宿,春深人寂寥。
庭前一株李,为我缟中宵。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寂静的春景,诗人在一个偏远的村庄过夜,周围的人们都已沉沉睡去。庭院中的那一棵李树,在月光下依然开放,为诗人的独自徜徉提供了伴随。这里的"缟中宵",既指李花在夜色中绽放,也隐喻着诗人心中对于远方故土的思念和对旅途中的孤独感受。
李曾伯是宋代的一位文人,其作品常带有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这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夜晚的宁静与自然之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寂寞。
不详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仙李明炫夜,夭桃艳当春。
便将花作主,聘与玉为人。
纹竹起嫔虞,因怀二女居。
君泪夫人泪,思欤抑怨欤。
红紫竞芳丛,中蟠一古松。
春风自来去,吹不动苍龙。
水绕眉峰碧一湾,荻花枫叶暮生寒。
呼船催向渔村宿,要买鲜鲈荐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