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教授先生考满之京

九载黉宫教雨施,又看考绩上京师。

驿亭竹叶香浮斝,官路梅花雪亚枝。

骥足升腾从此始,凤音书最复何疑。

平安毋惜频频寄,千里云山有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矩所作的《送郑教授先生考满之京》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场景与对友人的深切关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联“九载黉宫教雨施,又看考绩上京师”,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郑教授在学府九年辛勤耕耘,如今即将赴京参加考核,体现了其学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这里“黉宫”代指学校,“雨施”则暗喻了教育的润物细无声,形象地描绘了郑教授在学府中的贡献与影响。

颔联“驿亭竹叶香浮斝,官路梅花雪亚枝”,进一步渲染了送别的氛围。驿亭边竹叶飘香,仿佛是友情的见证;官路上梅花雪中绽放,既象征着纯洁高雅,也预示着郑教授前程似锦。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离愁的意境。

颈联“骥足升腾从此始,凤音书最复何疑”,表达了对郑教授未来事业发展的美好期待。将郑教授比作骏马,寓意其将踏上新的征程,展翅高飞;同时,以“凤音”比喻佳讯,暗示了对郑教授成功归来充满信心。这一联既是对友人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其未来成就的期许。

尾联“平安毋惜频频寄,千里云山有所思”,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嘱托。希望友人在旅途中平安无恙,不吝于传递消息,即使相隔千里,心中始终牵挂。这句诗体现了深厚的友谊与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更蕴含了对友人未来成功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深情厚谊的佳作。

收录诗词(33)

谢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椿庭寿日客中有感

去岁兹辰捧寿觞,怜兄独客在他乡。

茧窝春到歌筵暖,竹屋风生绮席凉。

亲友举觞隆燕会,儿孙拜舞列鹓行。

今年却愧身为客,回首家山欲断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姚江散人

车书一统圣皇恩,至泽均沾四海滨。

作客远看淮甸月,放舟剩载武林春。

伤心桃李随流俗,回首乡关少故人。

便欲乘舟赋归去,云山依旧是比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离家

暮出闉阇赋远游,乘风缓步到江头。

舟维渡口待潮发,月满沙边生客愁。

良友论文欣裨益,生涯随分敢贪求。

何时脱却江湖念,归老家园卜隐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镇江晚泊

向吴亭下暮春晴,扬子江头晚汐平。

云气倒连岚气湿,水光上接月光明。

龙宫隐约金山寺,雉堞参差铁瓮城。

闷倚篷窗成永叹,故乡千里独关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