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无相祖老真骨归塔

去来一念等孤云,只履西归道更尊。

落叶满山新塔就,雨花盈几故经存。

风清罢放林间鹤,月冷空啼岭上猿。

白发来为生死别,寒溪犹绕旧松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来去之间的心念如同孤云飘荡,踏上西行之路显得更加庄重。
山中落叶堆积,新塔刚刚落成,佛经旧卷仍完好保存。
清风过后,林中的白鹤停止飞翔,冷月高悬,山岭上的猿猴独自哀鸣。
满头白发如今只为生死离别而来,寒溪依旧环绕着那座古老的松木门。

注释

孤云:比喻心念的自由无常。
只履西归:独自踏上西行的道路。
尊:庄重。
落叶满山:形容秋意浓厚,新塔落成。
新塔:新建的佛塔。
故经存:古老的佛经。
风清:天气晴朗。
林间鹤:象征出尘之物。
月冷:月光寒冷。
岭上猿:山岭上的猿猴。
白发:象征岁月和经历。
生死别:生离死别的场景。
寒溪:寒冷的溪流。
旧松门:古老的松木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铚的作品,名为《送无相祖老真骨归塔》。从艺术风格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佛教僧侣生命轮回观念的送别诗,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个人对于生死、轮回以及自然界变化的深刻感悟。

"去来一念等孤云,只履西归道更尊。" 这两句开篇即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去来一念"指的是时间流逝和生命易逝的瞬间转换,而"等孤云"则象征着这种变化是孤独且高远的,如同天上的浮动之云。"只履西归道更尊"表达了对修行者归于清净之地、追求心灵超脱尘世羁绊的敬仰。

"落叶满山新塔就,雨花盈几故经存。" 这两句则描写了一种秋末时节的景象,"落叶满山"是季节更替的象征,而"新塔就"则指向了僧侣的归宿之地——佛塔。而"雨花盈几故经存"则是在说,即使在风雨中,那些过去的记忆和经文依旧被珍视。

"风清罢放林间鹤,月冷空啼岭上猿。"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寂静生活的向往。"风清罢放林间鹤"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清净无为的情景,而"月冷空啼岭上猿"则通过对夜晚山中哀鸣声响的描写,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氛围。

"白发来为生死别,寒溪犹绕旧松门。"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流逝、老龄相伴以及对故土依恋的情感。"白发来为生死别"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而"寒溪犹绕旧松门"则是在描写一幅宁静而又有些许凄凉的画面,表达了一种对于过往记忆和自然环境的依恋。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以及对生命、轮回和超脱尘世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与哲思。

收录诗词(208)

王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史纯夫出疆

悠悠远水李膺舟,漠漠馀寒季子裘。

隔岁梅花新旧恨,入春山色古今愁。

重游梁宋三千里,看复关河四百州。

辩舌纵横报知己,古人凭轼取封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吕道师还天台山

结宇孤峰藓径危,身閒鸥鸟信忘机。

水声山色何今古,物态人情果是非。

子踏白云来问道,我垂华发自生辉。

赤城归去松门晚,万里秋风上客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孙肖之还缙云

蓬蒿频岁掩乡关,再喜相逢一破颜。

游子年华红叶老,幽人风味白云閒。

那知箧里书成后,犹作溪边兴尽还。

流落天涯俱避地,念君更入万重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杨道士归蔡州

列子风回驭,林宗雨垫巾。

花明千嶂晚,云暖一山春。

炉灶聊随俗,簪裾未称贫。

壶公观中路,闻道接天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