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史台懋的《山中作》描绘了诗人身处山野的宁静生活和淡泊心境。首句“贫贱爱居山”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在贫贱中选择隐逸山林的决心。接下来的“澹然无世虑”进一步揭示了诗人超脱尘世纷扰的淡泊态度。
诗中通过“空水映衣巾,残霞明杖屦”展现了山间景色的清幽,空灵的水光与斑斓的晚霞映照着诗人的衣物和拐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明亮的画面。诗人俯瞰山下,“孤村”“烟树”勾勒出一幅远离尘嚣的乡村景象,人们如蝼蚁般在细路上蜿蜒前行,显示出生活的平凡与渺小。
“巉岩深合沓,弄石成小住”描绘了山石间的探险和片刻停留,诗人沉醉于自然之中,暂且忘却俗世烦忧。最后两句“隔云闻暮钟,沿崖且归去”,以暮钟声和沿崖归途,暗示了诗人顺应自然,适时回归内心平静的生活节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恬淡与宁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体现了清初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