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芬室

幽人抱高尚,结屋城南坰。

琴书有馀暇,山林无俗情。

春兰被后圃,秋鞠丽前荣。

幽香适何来,微风相与清。

竟日澹相对,不为尘虑婴。

逍遥一室内,庶以全吾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城南郊野中建造的居所——“清芬室”。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首句“幽人抱高尚,结屋城南坰”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位心怀高洁之志的隐士,他远离尘嚣,选择在城南的旷野中建屋居住。这种选择体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避离。

接着,“琴书有馀暇,山林无俗情”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状态。他不仅有闲暇时间弹琴读书,还保持着对自然山水的深厚情感,与世俗的杂念隔绝,过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

“春兰被后圃,秋鞠丽前荣”则通过四季花卉的描写,展现了“清芬室”内外的自然美景。春天兰花盛开于后园,秋天菊花艳丽于前庭,这些生机勃勃的景象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象征着隐士内心的纯净与高雅。

“幽香适何来,微风相与清”两句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室内的清新氛围。幽香从何处而来?是微风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最后,“竟日澹相对,不为尘虑婴”表达了隐士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日常状态。他与自然相伴,心境淡泊,不被外界的忧虑所困扰,过着一种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逍遥一室内,庶以全吾生”则是对隐士生活方式的总结。他在室内自由自在地生活,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保全自己的生命,追求心灵的自由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隐士追求内心平静、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态度,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383)

童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别

古人重送别,送别惟赠言。

今人亦送别,送别重华筵。

华筵亦何有,水陆具醲鲜。

燕歌逐赵舞,齐管间吴弦。

岂无一日欢,顾为千日怜。

不如赠言好,情意罄所宣。

上言保忠孝,竹帛千古传。

下言加餐饭,相期黄发年。

黄发不易致,青年当勉旃。

赠言良不多,持此白圭篇。

形式: 古风

送人之安庆

皖城在何许,乃在楚江湄。

客行良亦勤,王事有程期。

扬舻出江浦,挂席指中坻。

简书岂不劳,山水多清晖。

公馀肆遐瞩,退食常委蛇。

功名分所有,冰檗慎自持。

加餐何足道,愿子崇令仪。

形式: 古风

寄永庠士友

弱龄抱高尚,遁迹栖丘园。

胡为负铅椠,远涉湘水源。

山水岂不佳,风气良亦淳。

况有二三子,晨夕共讨论。

寒暑未云易,迢遥下吴门。

尺书昨夜至,眷眷道殷勤。

矫首天一方,永念怀故人。

江水日东流,无缘复西奔。

惟应北风起,目送南飞云。

形式: 古风

云林书舍

少微轩冕累,雅志在林坰。

读书三十年,乃为尘事婴。

束装去京国,遥遥抵南荆。

疾风吹单舻,五月凌洞庭。

东还岂不乐,尚阻千里程。

永怀园田芜,岁月忽屡更。

披图觌斯境,依依念平生。

云山谅悠邈,缅焉起深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