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寂寞庵前草,春深鹿自耕。
老僧垂白发,山下不知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生活图景。开篇两句“寂寞庵前草,春深鹿自耕”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将人迹罕至的寺院前的野草与自然界中鹿群自由觅食的情形进行了对比,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意境。鹿在春天深处自行耕种,象征着大自然的循环和生机。
第三句“老僧垂白发”则将视角转向寺院内,一位年迈的僧人头发如雪,静坐其中。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描绘,也暗示了僧人的修行与世隔绝。最后一句“山下不知名”,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隐秘和僧人的淡泊名利。这里的“不知名”既可以理解为寺院不为外界所知,也可以是老僧本人对功名利禄的漠视。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寺院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清静脱俗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赞美。
不详
谁与画图传胜迹,忽从诗字得清晖。
江山历历皆堪数,不记当年几醉归。
诗魂躔斗壁,醉力撼蓬莱。
剖山无鹊印,倾厩尽龙媒。
细细沙痕落,流金在井泉。
山人邀我饮,化骨共为仙。
鸟外无行迹,寒林引薜萝。
山中僧已老,不信雪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