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嚼得菜根断,诗寒骨更臞。
爱民心雪白,报国鬓霜枯。
仕久衣长破,归来屋亦无。
全家寄僧舍,冰冻折吟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饱经忧患的文人归乡后的凄凉景象和心境。开篇“嚼得菜根断,诗寒骨更臶”写出了诗人的贫困生活,他只能吃些残破不堪的蔬菜,以至于连生命的温暖都被夺走,只剩下骨头发冷的哀惨。接着“爱民心雪白,报国鬓霜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百姓深切的关怀,他的心如同洁白的雪一般纯净,而他为国事操劳,以至于头发早早变白,如同枯萎的树枝。
“仕久衣长破,归来屋亦无”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官场生涯的艰辛和家乡的贫穷,他虽然在朝廷做官多年,但仍旧是衣衫褴褛,归来后发现连一间完整的屋子都没有。这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困境,也映射出社会的贫富差距和官员的腐败。
最后“全家寄僧舍,冰冻折吟须”则描绘了一种无奈与绝望。诗人不得已将全家寄住在寺庙中,这里不仅是肉体的避难所,也是精神的栖息之地。而“冰冻折吟须”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冷漠和无力感,他只能在寒冷中发出哀伤的声音,而这些声音似乎也被冰封,无法传递出去。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艰辛、政治失意以及个人的绝望与无奈的刻画,展现了宋代社会的一个侧面,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国忧民之情。
不详
万影奔朝市,归山见一人。
青云莫相附,白雪不生尘。
暖日眠松石,凉风岸葛巾。
依然旧原宪,猿鹤伴清贫。
晓辞龙尾下青冥,持节东南一镇并。
共治蚤分天子寄,暮来今颂里民声。
吟高郢雪谁能拟,韵敌壶冰凛更清。
遥想棠阴多暇日,江风吹角绕蓬瀛。
一着非时一局非,山房愁到晓钟时。
楠榴枕上平生事,听雨听风听子规。
山僧野老远逢迎,指点清泉笑语同。
近日帝前枢轴老,旧来亭上醉吟翁。
林峦自古名虽胜,事物因人地转雄。
从此州民增壮观,岘山非独有羊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