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五首(其四)

忠信不获显,众人害其上。

世事风波纷荡漾,变化无方何可状。

公旦金縢功罔判,伏波铜柱师何壮。

周王汉帝岂不明,谗言入耳心不谅。

骨肉天亲尚有疑,他人岂得无迁放。

生命飘蓬随所向,繁华谁保不凋丧。

何为坐叹行复嗟,郁陶终日忧讥谤。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漾]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廷陈的《行路难五首(其四)》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忠诚与信任在世事变迁中的困境。诗中提到“忠信不获显”,表达了对公正美德不被世人认同的感慨。接着,诗人通过“世事风波”和“变化无方”,形象地揭示了社会的动荡与人事的无常。“公旦金縢”和“伏波铜柱”是典故,象征着古代贤臣的功绩,然而即使如周公、伏波将军般英勇,也难免遭受谗言的侵扰,暗示了明君也可能被蒙蔽。

“周王汉帝岂不明”一句看似肯定,实则蕴含讽刺,因为即使是英明的君主也无法逃脱被小人左右的命运。诗人进一步指出,连骨肉亲情都可能因谣言而生疑,更何况他人,流露出对人性背叛的无奈。接下来,“生命飘蓬”、“繁华凋丧”等词,寓言人生如浮萍,难以掌控,繁华易逝,令人感叹。

最后,诗人以“何为坐叹行复嗟”收束,表达了对无尽忧虑和对他人的讥讽的深深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揭示了世态炎凉与个人命运的无常,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638)

王廷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行路难五首(其五)

四坐且莫諠,听我促节歌路难。

我今四十迫衰残,盛年一去何当还。

昔斥为遭绛灌怒,今来岂受金张怜。

泰山可移志不徙,寒烬从知无再然。

但愿长随击壤民,优游鼓腹歌尧年。

形式: 乐府曲辞

咏怀三十四首(其一)

两仪立枢要,万事具纪纲。

智士运机权,一童驱百羊。

羽重金或轻,尺短寸有长。

壮夫苟失据,反为竖子伤。

独茧引六鳌,纤缴连双鸧。

操持贵不谬,得失讵有常。

始悟制人术,岂在多与强。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咏怀三十四首(其七)

儒生峭崖岸,抗颜论诗书。

磬折周伦类,直方向朋徒。

吐辞厉信义,皎日耀天衢。

外表高洁谈,腹内蕴穿窬。

命侣发瘗子,探口出含珠。

金椎碎腐颊,青青歌应胪。

圣言岂不伟,反为行劫需。

诵说苟非人,阶乱岂胜诛。

形式: 古风

咏怀三十四首(其八)

击鼓以求亡,疾驰以逃影。

驱介以乘高,骖蹇以求骋。

挥刃丧其柄,振衣失其领。

趣舍昧良图,存亡在俄顷。

形式: 古风 押[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