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傀儡次韵

处处相逢是戏场,何须傀儡夜登堂?

繁华过眼三更促,名利牵人一线长。

稚子自应争诧说,矮人亦复浪悲伤。

本来面目还谁识?且向樽前学楚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守仁所作,名为《观傀儡次韵》。诗中以傀儡戏为喻,探讨人生百态与世事无常的主题。

首联“处处相逢是戏场,何须傀儡夜登堂?”开篇即以戏台比喻人生舞台,指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扮演着各种角色,不必非要等到夜晚的傀儡戏才去体验这种角色扮演。这里巧妙地将现实与戏剧相融合,引发读者对人生本质的思考。

颔联“繁华过眼三更促,名利牵人一线长。”进一步阐述了人生的短暂与名利的诱惑。繁华如梦,转瞬即逝,而人们却往往被名利所牵引,如同被一根无形的线紧紧束缚,难以挣脱。这两句诗深刻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物质与地位时,往往会忽视生命的真实价值和意义。

颈联“稚子自应争诧说,矮人亦复浪悲伤。”通过对比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对于生活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稚子天真烂漫,对世界充满好奇,而矮人(可能象征地位低下者)则可能因生活压力而感到悲伤。这反映了社会中不同群体面对生活的不同心态,以及对公平与平等的渴望。

尾联“本来面目还谁识?且向樽前学楚狂。”提出了一个深邃的问题: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又有多少人能保持自我,认清自己的真实面貌?诗人建议人们在酒宴中暂时忘却世俗的烦恼,学习古代狂士的洒脱,寻找心灵的自由与解放。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精神的向往,也鼓励读者在忙碌与压力中寻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傀儡戏为引子,通过对人生、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思考与追求。它不仅具有文学上的美感,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值得反复品味与思考。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徐都宪同游南庵次韵

岩寺藏春长不夏,江花映日艳于桃。

山阴入户川光暮,林影浮空暑气高。

树老岂能知岁月,溪清真可鉴秋毫。

但逢佳景须行乐,莫遣风霜著鬓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即席次王文济少参韵二首(其一)

摇落休教感客途,南来秋兴未全孤。

肝肠已自成金石,齿发从渠变柳蒲。

倾倒酒杯金谷罚,逼真词格辋川图。

谪乡莫道贫消骨,犹有新诗了旧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即席次王文济少参韵二首(其二)

此身未拟泣穷途,随处翻飞野鹤孤。

霜冷几枝存晚菊,溪春两度见新蒲。

荆西寇盗纡筹策,湘北流移入画图。

莫怪当筵倍凄切,诛求满地促官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赠刘侍御

相送溪桥未隔年,相逢又过小春天。

忧时敢负君臣义?念别羞为儿女怜。

道自升沈宁有定,心存气节不无偏。

知君已得虚舟意,随处风波只宴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