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一声

阴阴三四木,官舍悄无邻。

何处黄鹂啭,来惊白发新。

浪随殊俗过,可负旧山春。

自笑亲香火,看经作钝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沈辽在官舍中独处的情景,通过黄鹂的啼鸣,引发了他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和自然美景的怀念。

首句“阴阴三四木,官舍悄无邻”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略显孤寂的氛围。三四棵树木在阴暗中生长,官舍四周静悄悄的,没有邻居相伴,暗示了诗人可能身处偏远或官场的孤独状态。

接着,“何处黄鹂啭,来惊白发新”一句,黄鹂的啼鸣打破了宁静,让诗人感到意外和惊喜。黄鹂的叫声仿佛唤醒了他内心的某种情感,尤其是“惊白发新”,既指黄鹂声唤醒了诗人对青春岁月的回忆,也暗含了对年华逝去的感慨。

“浪随殊俗过,可负旧山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他或许曾随波逐流,追逐世俗的功名利禄,但如今回首,意识到不应辜负了故乡的美好春光,即内心深处对自然和家乡的眷恋。

最后,“自笑亲香火,看经作钝人”是诗人对自己性格和生活方式的自我调侃。他自嘲为“钝人”,即不善言辞、行动迟缓之人,却依然亲近香火,虔诚地阅读佛经,体现了他内心的平静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收录诗词(420)

沈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行

我舟莫行疾,我家日已远。

行迟终不到,不到何由返。

吴楚千万里,江山道回转。

白头多伤感,方寸不胜乱。

形式: 古风

道中

昔我离家时,月生正如钩。

行行载见月,已在天南头。

我身岂当然,吏议不可酬。

下手亦何愧,摇尾终无求。

默默就孤征,悽悽怀百忧。

吴山望不尽,已泛楚江流。

木落知岁寒,客子多悲愁。

一恸一斗血,安能望松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九龙洞

洞中石乳色如霜,欲煮刀圭未得方。

叹息此生来已晚,更将残命笑嵇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西津

山后山前到已频,更寻残雪过西津。

愚溪愁客今何在,应有猿猱解笑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