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引.晓秋

银箭催更天渐晓。金井梧桐落劳。

西风小阁寒,残月疏帘照。王仲宣,此际愁多少。

绿树满庭清气生。宝鸭消银鼎。

风传玉雁声,霜没金蝉影。就不是宋玉,也愁难整。

楼上残更鸡叫彻。银蜡还明灭。

笛飘别院风,砧急长廊月。萧条庾信愁难说。

河汉西倾生白露。三四寒鸦语。

黄花月下残,红叶风前舞。张衡到此,把愁添做五。

形式:

鉴赏

这首明代韩邦奇的《清江引·晓秋》描绘了一幅秋日黎明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出淡淡的哀愁。首句“银箭催更天渐晓”,以银箭比喻时间的流逝,暗示夜色将尽,天色将明。接着,“金井梧桐落露”描绘了金井边梧桐叶上挂着露珠,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时光的易逝。

“西风小阁寒,残月疏帘照”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冷寂,西风吹过小阁,月光透过稀疏的窗帘洒下,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诗人借用了王仲宣的典故,表达主人公在此时此刻难以言表的愁绪。

下片转而写室内情景,“绿树满庭清气生”展现了庭院的宁静与生机,然而“宝鸭消银鼎”中的“消”字透露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接下来,“风传玉雁声,霜没金蝉影”通过风中传来的玉雁鸣叫声和霜中的金蝉影子,进一步强化了秋意和孤独感。

结尾部分,“楼上残更鸡叫彻”描绘了夜色退去,鸡鸣报晓,而“银蜡还明灭”则暗示了主人公在烛火摇曳中难以入眠。笛声从别院传来,砧声在长廊回荡,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增添了诗人深深的愁绪。最后,诗人借用庾信和张衡的典故,将自己的愁苦比作他们的愁思,感叹“把愁添做五”,表达了愁绪之深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日清晨为背景,通过景物描写和典故引用,巧妙地传达了主人公的无尽愁绪,展现了明末文人士大夫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270)

韩邦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驻马听.饯尧甫举人时在关中弘治乙丑

夜色苍苍,酒满芳樽恨转长。

那堪声沉玉漏,香尽金炉,烛冷银缸。

离情才说两三行。檐前却早鸡三唱。休题起行装。

却早把、残魂销尽,不须到灞陵桥上。

形式:

水仙子.同州道中怀古

落花不见采莲舟。乱柳难寻沙苑楼。

莎青白冢清明后,长春宫,麋鹿游。

把豪华都做了,一望荒丘。

长扬坂繁烟埋恨,夕阳亭落日生愁。

留不住,渭水东流。

形式: 押[尤]韵

满庭芳.送宗周举人己巳京师

阳关柳新。玉河波煖,燕阁春深。斜阳满目增愁闷。

别酒重斟。北邙坂,英雄休问。霸陵桥,芳胜休寻。

越兜起,离人恨。似这等、浮名绊引。

只待长卧华山云。

形式:

朱履曲.边城夜雨

对寒灯、边城今夜。望长安、家山在那些。

雁南归、人没个去时节。

风瑟瑟,催残漏,雨潇潇,打红叶。

多管是、替愁人来添闷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