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恢写给前人杜拾遗(杜甫)的一首寄言诗,表达了对梦境与现实之间深省的思考。首句“寄语前身杜拾遗”,诗人以杜甫为榜样,仿佛在与他的灵魂对话,传递一种精神上的共鸣或启示。次句“梦回深省不须疑”,强调即使在梦境中得到的感悟,也应视为真实,无需怀疑其价值。
后两句“钟声荐处浑闲事,荐起钟声未起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深省的过程比喻为钟声的响起,认为在心灵深处进行自我反省如同等待钟声自然敲响,无需外在的催促。这种静待和内心的觉醒,正是诗人推崇的深省之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与杜甫的对话和对钟声的象征,引导读者去探寻内心深处的智慧,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内省和修养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