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过长芦泊小港留题龙山古寺

轻舟晚过长芦渡,西风吹帆落沙溆。

空桑古市渔家烟,信步闲寻石城去。

石城苦远日苦晚,崎岖半入龙山路。

山回路转翘林处,披开白云见幽寺。

家菊海榴矜晚芳,落华鸣泉足秋思。

野叟耕冢出坏石,虚城埋狐井射鲋。

老僧推门揖我入,古碣荒唐草中觑。

仰天一笑六朝事,过雁书天作文字。

形式: 古风

翻译

傍晚时分,小船轻轻驶过长芦渡口,西风扬起帆,落在沙滩边。
空寂的桑树林和古老的渔村炊烟袅袅,我随意漫步寻找石城的方向。
石城遥远,夕阳西下,山路崎岖,半途已入龙山之路。
山路曲折,穿过茂密的树林,眼前豁然开朗,白云之下现出一座幽静的寺庙。
家中的菊花和石榴在傍晚争艳,落叶泉水声引发深深的秋意。
田野里的老翁从坟墓旁耕出破碎的石头,废弃的城池里狐狸出没,井口射出的阳光斑驳。
老僧打开门欢迎我进入,我在杂草丛生的古碣前驻足。
仰望天空,我笑谈六朝往事,飞过的鸿雁在天际书写着历史的文字。

注释

轻舟:小船。
长芦渡:长芦河的渡口。
西风:秋季的偏西风。
渔家烟:渔村的炊烟。
石城:古代的城墙或要塞。
龙山路:传说中的龙脉之路。
翘林:高耸的树林。
幽寺:隐秘寂静的寺庙。
家菊海榴:自家种植的菊花和石榴。
秋思:秋天引发的思绪。
耕冢:在坟墓附近耕作。
虚城:废弃的城市。
射鲋:射入井中的阳光。
古碣:古老的石碑。
六朝事:指历史上六朝时期的事迹。
过雁:南飞的大雁。
书天:在天空中书写。

鉴赏

这首宋诗《九日过长芦泊小港留题龙山古寺》描绘了诗人乘轻舟傍晚经过长芦渡口,西风送帆至渔村,古朴的市场升腾着炊烟。他悠然漫步,随意走向石城,感受到路途遥远和时间渐晚。在崎岖的山路中,他发现了一座隐藏在龙山深处的幽静寺庙,周围环境宁静,家菊和海榴竞相开放,增添了秋意。沿途见到农夫在墓地劳作,废弃的城池和狐狸出没的井,更显荒凉。老僧开门迎接,诗人看到古碣杂草丛生,不禁感慨六朝往事如过眼云烟。最后,飞过的鸿雁在天空书写着自然的文字,给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历史的苍茫感。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深思考。

收录诗词(112)

金君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丹阳湖

岛树压丛云,波光铺塞雪。

迥浸寒无暑,平空晓犹月。

吕父巳入周,范蠡未辞越。

扁舟谁与同,浩歌几千阕。

形式: 古风

书简寂观

欹危烟霭间,覆压山岳半。

境穷天地寒,气古金碧烂。

泉源长清霁,云木杳淩乱。

寻高下来远,白日已西窜。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区著作湘潭旧隐有二亭焉求诗以归水心亭

危亭揭池心,池水清且滑。

九秋烟露浓,四面芙蓉发。

此时浩歌去,万事不挂舌。

把酒酣清风,投竿钓明月。

形式: 古风

双桧分题

名蓝压城闉,巀岌耸双桧。

得地不孤立,陵风自相对。

根盘乖龙狞,叶剪苍璧碎。

交柯纽顽铜,叠影森翠盖。

劲无丝萝托,直与松柏配。

争高丈夫气,耻学儿女态。

雪霜正柔落,草木任颠沛。

同心岁寒间,正色烟霞外。

斧斤未剪拂,志节已高迈。

出群才可惊,有作器必大。

考室须栋隆,济川俟舟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