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炉残,银烛暗,画楫维南浦。
黯淡东风,早洒泪痕雨。
恼他顺水船儿,几株杨柳,甚力把、征帆拴住。
空相觑。欲将心事叮咛,题多总难数。
独夜思量,记起枕边语。
算来万种春愁,妾担不起,分一半、与郎随去。
不详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江村踏踏半平沙。木槿缚篱笆。
谁引刘郎来洞口,隔墙见、人面桃花。
数曲栏杆,几条书画,也算小山家。
主人白发话烟霞。虚阁倚风斜。
池边指点平安竹,谷雨近、芍药抽芽。
新出笋尖,旧藏桂子,撮合点新茶。
出神京,临绝塞,是卢龙。想榆关、血战英雄。
南山射虎,将军霹雳吼雕弓。
大旗落日,鸣笳起、万马秋风。
问当年,人安在,流水咽,古城空。看雨抛、金锁苔红。
健儿白发,闲驱黄雀野田中。
参军岸帻,戍楼上、独数飞鸿。
抛官去,乞得小山居。偃仰此生馀。
何用食为十斛麦,未之学也五车书。
时还读,亦已种,则何如。待讨个、渔童名便了。
再配个、樵青名大好。赛赤脚,胜长须。
奴更养奴千树橘,婢还钓婢百头鱼。
挈山妻,同稚子,且相于。
登楼极目,又见斜阳下。
远近两三峰,一点点、翠眉如画。
莺簧蝉鼓,杨柳舞轻风,人闲暇。天潇洒。
惆怅如何夜。白衣苍狗,阅尽云真假。
今古总悠悠,叹举世、尘埃野马。
青天难问,搔首且归来,沉醉也。高眠罢。
月上葡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