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田园荒芜的深深忧虑与怀念,以及对自己年华逝去、白发生长的感慨。首联“富春江上客星孤,故国田园久已芜”描绘了诗人漂泊在外,远离故乡的情景,同时以“客星孤”比喻自己孤独的处境,而“故国田园久已芜”则反映了故乡因长时间无人照料而荒废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颔联“欲报劬劳因负米,谁怜辛苦引群雏”中,“劬劳”指辛勤劳动,“负米”是古代孝子背米养亲的故事,这里借指诗人想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却无法做到。“引群雏”则是形容诗人辛勤劳作,抚养子女的情景。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深感愧疚,又体现了他对子女成长的关怀和辛劳。
颈联“鳌牵瀛海心原壮,书上秦庭计太迂”运用了两个典故。前一句“鳌牵瀛海”出自《庄子》,意为巨大的鳌能牵动大海,象征着力量强大或理想远大;后一句“书上秦庭计太迂”则出自《史记》,意为在秦庭上讨论问题过于迂阔,不切实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虽有壮志豪情,但面对现实却感到无奈和困惑,同时也对某些过于理想化的决策表示了批评。
尾联“纵是昨非知伯玉,发添斑白叹头颅”中,“伯玉”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国君,以知错能改著称。诗人自比伯玉,表示即使过去有过错误,现在也能认识到并改正。然而,岁月不饶人,诗人感叹自己的头发已经斑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真实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