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见一堠

五里见一堠,十里见一亭。

依依道傍树,相送复相迎。

相迎数劝酒,相送重回首。

富贵贫贱交,孰不念亲友。

送者日以远,迎者日以亲。

梦中不识路,何由见故人。

前者送卿去,系马长安树。

今日复来迎,不闻归马声。

别情何草草,泪满长安道。

昔如三春花,今为断根草。

草枯还再生,花落还再荣。

悲哉二三子,一去无音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道路上送行与迎接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们在离别与重逢之间的情感波动,以及对友情的深刻感悟。

诗中“五里见一堠,十里见一亭”开篇即点明了道路的漫长与旅途的孤独,堠与亭作为路途中的标志,象征着旅人的期待与希望。接着,“依依道傍树,相送复相迎”,生动地描绘了送行与迎接的场景,树的“依依”不仅映衬出离别的不舍,也暗示了友情的深厚。送行者“数劝酒”,而迎接者“重回首”,这些细节无不透露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细腻与真挚。

“富贵贫贱交,孰不念亲友”一句,表达了无论社会地位如何,人们都渴望与亲友相聚的情感,体现了友情的普遍性和重要性。随着送行者的渐行渐远,迎接者则日益亲近,这种情感的变化,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

“梦中不识路,何由见故人”则表达了离别后对友人的思念与渴望相见的心情。诗人通过“前者送卿去,系马长安树。今日复来迎,不闻归马声”这一对比,进一步强调了离别与重逢的不易,以及对友情的珍惜。

最后,“别情何草草,泪满长安道”将离别的悲伤与哀愁推向高潮,长安道上的泪水,不仅是对离别的不舍,也是对友情的深深怀念。“昔如三春花,今为断根草。草枯还再生,花落还再荣”通过自然界的循环,比喻友情虽经离别之苦,却能像草木一样生生不息,再次绽放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送行与迎接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古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一面,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持久不变的赞美与向往。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谦上人听雪窝次韵

幻境依空立,初不在营构。

譬如空中花,过眼安得久。

上人清虚室,置之无何有。

心超三观妙,离净复离垢。

英英玉生辉,况值越之昼。

前身乃雪峰,后身应雪窦。

夜闻落叶声,滕六肆驰骤。

朔风号枯桑,猛若狮子吼。

炉头懒残芋,邀我速相就。

我本有发僧,俗缘嗟逗遛。

昔也求一玄,今焉白自守。

寥寥入无声,寂寂破诸漏。

兹聆阳春曲,一洗平生疚。

载歌白战诗,千军当却走。

形式: 古风

题观鱼图

子非池中鱼,安识鱼心乐。

池鱼非子心,此乐竟何托。

乃知鱼与我,所乐皆自然。

升沉各有适,动静同一天。

北海垂天云,西江斗升水。

宁知涸辙馀,中有扶摇起。

观水固有术,观鱼意何如。

我意傥相契,烦君寄素书。

形式: 古风

出塞

出塞复入塞,马鸣何萧萧。

穹庐坐名将,云是霍嫖姚。

冰河驰万骑,雪碛射双雕。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出北郭有怀

晨出北郭门,微雨散晴野。

花寒莺尚迟,水绿冰初解。

折芳思寄远,幽兰未盈把。

日暮望归鸿,何由疾如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