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涂山拜禹王庙

尧舜深嗟浲水流,禹王专任八年忧。

力排汉泗归溟壑,威逐龙蛇出海陬。

胼胝竟能安万国,衣裳端合会诸侯。

小臣再拜涂山下,瞻望馀光在上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古代圣君大禹的崇敬之情。诗人以“尧舜深嗟洚水流”开篇,巧妙地将大禹治水的功绩与上古帝王的感慨相联系,表达了对大禹治水之功的赞叹。接着,“禹王专任八年忧”一句,点明了大禹为治理洪水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体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领袖的坚韧与毅力。

“力排汉泗归溟壑,威逐龙蛇出海陬”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禹治水的壮举,将汉水、泗水等河流的归顺比作力排众难,将洪水的退去比作驱逐龙蛇,形象地展示了大禹治水的伟力和成果。

“胼胝竟能安万国,衣裳端合会诸侯”则进一步赞扬了大禹治水后的社会安定和四方归服,说明了大禹不仅治水有功,还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最后,“小臣再拜涂山下,瞻望馀光在上头”表达了诗人对大禹的敬仰之情,以及在涂山拜祭禹王庙时内心的激动与感慨,暗示了大禹的精神光芒依然照耀着后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禹治水事迹的回顾和赞美,不仅歌颂了大禹的伟大功绩,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和社会秩序的向往。

收录诗词(533)

汪广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 字:朝宗
  • 籍贯:江苏高邮
  • 生卒年:? ~1379

相关古诗词

下蔡县

传闻下蔡开新邑,曾是当年古寿州。

群岭坡陀围楚野,十城环璅控淮流。

风云散尽豪华歇,狐兔来游草木稠。

落日临高倍惆怅,八公山远暮生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过寿州望八公山有感

八公草木晚离离,彷佛成人似设奇。

老气逼云含雾雨,空青拔地镇淮夷。

谢玄归奏平戎日,王猛徒劳料敌时。

淝水不关兴废事,夕阳西下浪声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太和县

淮河西与蔡河接,八百里程无一家。

废邑经年埋草莽,遗民何处梦桑麻。

蝉声呜咽沿堤柳,狼迹纵横匝路沙。

唯有伤心旧时物,毁垣高倚夕阳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许家窝

两堤削立数千仞,坡脚才晴见曝鼋。

河水到湾喧去马,棹郎牵缆走惊猿。

桑畦不辨芦花渚,麦陇翻成祗树园。

若比舂陵凋瘵处,许家窝上更难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