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和后村答空青韵”为题,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诗中描绘了对治疗眼疾的渴望与对仙方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期待与对知识的追求。
首句“病能祟眼似波旬”,形象地描述了疾病对眼睛的侵扰,如同恶魔般令人痛苦不堪。接着,“闻说仙方妙入神”则流露出对神奇仙方的向往,希望借助这些超凡脱俗的秘方来治愈眼疾。
“定要空青为药使,解除翳赤见瞳人。”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对特定药材——空青的依赖,希望通过它来消除眼中的遮蔽物,恢复清澈明亮的视力。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眼疾比作“翳赤”,强调了治愈的迫切性。
“仆贫何计求珍剂,天寿斯文保玉身。”这两句表达了因经济条件有限而难以获取珍贵药物的无奈,同时又寄希望于自然与文化的保佑,祈求健康长寿。这里的“斯文”既指文化,也暗含着对知识力量的信任。
最后,“岩电伫须光烁烁,检书看剑乐千春。”这两句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岩电象征着光明与希望,诗人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如同岩电一般光芒四射。同时,通过“检书看剑”的行为,展现了对知识与武艺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健康与知识的渴望,还蕴含了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敬仰,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