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风台

晓发长亭沛上过,霸图新感汉山河。

谋臣已逐藏弓尽,猛士徒劳击筑歌。

戏马台空秋草合,斩蛇泽在暮烟多。

祇今夏镇沙堤上,无限春风送夕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此诗《歌风台》由明代诗人王弘诲所作,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思。

首联“晓发长亭沛上过,霸图新感汉山河”,诗人清晨从长亭出发,经过沛县,心中涌起对汉朝江山的感慨。这里以“晓发”、“长亭”、“沛上”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清晨行旅的画面,同时暗含着对历史的追忆。

颔联“谋臣已逐藏弓尽,猛士徒劳击筑歌”,通过“藏弓”和“击筑歌”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上谋臣猛士功业无成的惋惜之情。“藏弓”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象征着英雄末路;“击筑歌”则源自荆轲的故事,寓意壮志未酬。这两句诗深刻揭示了历史人物虽有雄心壮志,却往往难以实现理想,令人感叹。

颈联“戏马台空秋草合,斩蛇泽在暮烟多”,诗人将目光转向历史遗迹——戏马台和斩蛇泽,通过“空”、“合”、“在”、“多”等词,描绘出这些地方如今的荒凉景象,与昔日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化了历史沧桑感。

尾联“祇今夏镇沙堤上,无限春风送夕波”,诗人将思绪拉回现实,站在夏镇的沙堤上,感受到无尽的春风与夕阳下的波浪。这既是对眼前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春风与夕阳的交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送夕波”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与对人生的感悟,语言凝练,情感丰富,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509)

王弘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人日唐仁卿见过

握手?驩共此辰,白门烟柳望中春。

暖融残雪看徐尽,丽人韶华赏更新。

渐老光阴如过客,虚生宇宙愧称人。

椒盘柏酒寻常事,珍重尊前报主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沈子静馆丈册封楚藩

颁封衔命下丹霄,驷马翩翩意气骄。

楚地今传鹦鹉赋,汉宫曾听凤凰箫。

星临衡渚仙槎杳,雨过阳台客梦遥。

为念明光需起草,莫将吟眺滞兰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送游紫南乡丈自文安擢谕海宁

儒吏无嗟久陆沉,传经在在主恩深。

五年化雨添文水,一日春风动武林。

潮满钱塘开绛帐,烟浮鹫岭聚青衿。

宦游到处多幽胜,僧夜能因续旧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阁试

宸幄天开昼漏长,恩深咫尺对龙光。

传经直院儒绅重,进讲当炉翰墨香。

玉佩班联虞宰辅,金銮草上汉文章。

论思此日逢明主,瀛馆何劳羡盛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