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氏潇湘馆

幽径湘云入,丛花竹几竿。

林清移席动,溪碧捲帘看。

不断三秋色,长疑六月寒。

箨龙应自起,雷雨响琅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潇湘馆内幽静而充满生机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条蜿蜒曲折的路径,引导着读者步入一片被湘云笼罩的神秘世界。路径两旁,翠竹与丛花相映成趣,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进一步深入,诗人通过“林清移席动,溪碧捲帘看”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人在自然中的互动与体验。清风徐来,竹林轻摇,仿佛在邀请人们移步换景;而远处溪水碧绿,帘幕轻轻卷起,似乎在召唤着人们去欣赏那流动的美景。

“不断三秋色,长疑六月寒”则表达了诗人对这里四季如春、气候宜人的赞叹。即使是在炎热的六月,这里依然保持着秋天的凉爽,让人难以分辨季节的变化,感受到一种超脱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箨龙应自起,雷雨响琅玕”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界的生物以生命感。竹笋(箨龙)在雷雨中破土而出,琅玕(竹子)在风雨中发出清脆的声音,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寓意着生命力的顽强与不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潇湘馆内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19)

斯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台山折斗峰

楼台萧飒雪㠝岏,襆被来登六月寒。

古殿西风吹铁瓦,长空北斗挂阑干。

太原山绕中条近,小有天通上界宽。

欲向阴厓振鸣策,恐惊林下黑龙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边城晚眺

独上层台望欲迷,满城砧杵更悲悽。

河流曲抱内黄北,山势遥连太白西。

落叶乱扶秋雨下,断鸿斜引夕阳低。

自来幽朔寒偏早,绕树啼乌未肯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赠毛豹孙

少年曾见赋青霞,老去犹能采石华。

脱颖自归盟血地,游踪多溷卖浆家。

床头岁事消残帙,径里秋怀自落花。

一片毛公坛上月,太湖霜白满蒹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陈志玄游天台

路入南天千万峰,云边片片落芙蓉。

霞标赤映深城路,瀑布青悬绝壁松。

灵药更寻丹士宅,石梁还听饭僧钟。

桃花莫问刘郎事,江上长风跨白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