蕊珠间.印泥,为陆医生作

朵云心笺,霞尾露泫。芝英红茜。

想前身,在珠宫,捣霜同炼。辰砂曾碾。甲葱尖溅。

唾绒口脂分艳。定磁伴。考槃余事待选。

油沁冰纹鬃眼。水银金玺,恍惚元封曾见。

口珰缄腻,肌丝茸软。教看寸丹深浅。

形式:

鉴赏

此诗以细腻之笔描绘了印泥的制作过程与特性,充满了艺术与诗意的融合。开篇“朵云心笺,霞尾露泫”,以云朵、霞光、露珠等自然景象起兴,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暗示了印泥的精致与高雅。接着“芝英红茜”一句,以红艳的芝英比喻印泥的颜色,进一步强化了其独特的视觉效果。

“想前身,在珠宫,捣霜同炼”,诗人运用想象,将印泥的制作过程与古代仙宫中的炼制活动相联系,赋予了这一工艺神秘而神圣的色彩。通过“辰砂曾碾”、“甲葱尖溅”等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印泥制作时的精细操作和技艺之美。

“唾绒口脂分艳”一句,巧妙地将人体的自然分泌物与印泥的色泽相联系,既体现了传统工艺对自然的尊重,也增添了生活化的趣味。接下来,“定磁伴。考槃余事待选”则表达了印泥在文人雅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以及其作为艺术品的多重价值。

“油沁冰纹鬃眼。水银金玺,恍惚元封曾见”,诗人通过对比和联想,描绘了印泥表面的纹理和质感,仿佛冰面下的油滴,又似水银金玺的光泽,引人遐想。最后,“口珰缄腻,肌丝茸软。教看寸丹深浅”,以珠宝和肌肤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印泥的细腻与珍贵,同时也暗示了其在不同使用者心中的独特意义。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印泥的工艺之美,更蕴含了对传统文化和艺术价值的深刻思考,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细节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368)

杨玉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燕归梁.题作甫息茶庵图卷

蝉噪庭槐绿已浓。归燕帘栊。蜗庐息影四山中。

茶烟漾,藕花风。缣缃插架签标帙,城环拥,拟侯封。

别饶心事问残红。寒衾梦,一声钟。

形式: 词牌: 燕归梁

锦缠道.题冼玉清教授海天踯躅图,图绘杜鹃

照水明霞,薰染暮山初透。杜鹃啼血流丹咮。

谁栽南国调鹦豆。误认红桑,浅到沧瀛后。

向郊原讨春,春醲如酒。泪盈盈、紫殷离袖。

正路歧、踯躅斜阳候。甘泉火通,见说蕃胡狩。

形式: 词牌: 锦缠道

摸鱼儿.题陈炳权校长万里封侯图

好男儿、峥嵘头角。何甘窗下枯槁。

横腰三尺青蛇剑,风雨欲来狂啸。吟未了。

起健者班生,商略从戎好。长门官道。

是万里初程,一鞭先路,忍恋栈边草。

西陲事,天末狼烽正照。将军度幕征剿。

燕然麟阁真机会,休负锦旌牙纛。君莫笑。

王尊驭、俳佪陇坂供凭眺。沿边荡扫。

须脚踢黄龙,腰悬金印,尚及人年少。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探春慢.百花生日

草甲苏烟,花辰醉露,中和夹钟律转。

荠傍墙挑,蘋生水活,触处探芳心眼。

春过三分几,试数遍、曲江游宴。

送来百舌,繁声一片,觥堂歌管。贺客园林莺燕。

正锦缀竿高,门悬弧遍。

藤褓交盛,苔钱工数,天姥洗儿年惯。

计筵开弥月,喜春饯、归期尚缓。

珍嘱封姨,护犀帏,漫轻卷。

形式: 词牌: 探春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