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称的《感寓(其三十三)》,主要表达了对才智过人者如龙敏辩、惠施的赞赏,同时也揭示了他们对于深奥哲理的探索和质疑。首句“祈龙敏辩给”赞扬了龙的智慧与口才,而“惠施夸便儇”则提及惠施的敏捷与机巧。接着,“竹书信激诡,坚白方自贤”借竹简书信的复杂寓意,赞美了他们对哲学问题的独特见解,坚白之辩象征着深入探讨真理。
然而,诗人认为他们的言论虽然引人注目,但过于强调表面现象,未能触及事物的本质或幽玄之处:“腾口徒见尤,胡能事幽玄。”他感叹他们未能真正理解深邃的哲理。随后,诗人感慨世事变迁,无人再能像他们那样追求多方面的知识:“九州谁复徵,多方亦已然。”
最后,诗人以“去矣桃李蹊,予将欲忘言”作结,表达自己对这种学术传统的疏离,暗示时代变迁,他可能不再过多地谈论这些话题,而是选择淡然处之,忘却言辞,回归自然。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学者的敬仰与对现实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