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得还无。合虚无。湛湛澄澄有若无。元初无更无。
理清虚,证空虚。一点灵源实若虚。光明彻太虚。
这首诗名为《长相思》,作者是元代的谭处端。诗的内容简短而富有哲理,以“得还无”、“合虚无”开篇,表达了对宇宙本源和人生境界的探索。诗人认为事物看似“湛湛澄澄有若无”,实际上元初即为无始无终的虚空状态。他进一步阐述,真理和空性是相通的,“理清虚,证空虚”,表明通过深入理解,可以认识到万物的虚幻本质。最后,诗人强调内在的“一点灵源”虽实却又如虚,充满了光明,能照彻整个宇宙的广大空间,寓意着精神世界的广大与深远。整体上,这首诗融合了道家的虚无观与禅宗的明心见性,体现了作者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洞察。
不详
初名玉。博学,工草隶书。师王重阳,传袭其道,往来于洛川之上。有《水云前后集》
遇风仙。接幽诠。云水飘蓬镇日闲。灵明现本元。
结真铅。溉清泉。须信壶中别有天。逍遥得坦然。
道人心。处无心。自在逍遥清净心。闲闲云水心。
利名心,纵贪心。日夜煎熬劳役心。何时休歇心。
修行心。包容心。一怎清虚冷淡心。闲闲无用心。
灭嗔心。去贪心。寂寞清贫合圣心。无生现本心。
飘逸闲行,坦然稳路,任云任水。
落魄婪耽,蓬头垢面,朝日常如醉。
腾腾兀兀,遨游闲散,去住并无萦系。
觅残馀、填肠塞肚,到处夜来闿睡。
人人未悟,修持都是,自着难为割离。
爱欲无涯,煎熬苦海,生灭何时已。
一蓑笠,随缘且过,便是道人活计。
你咱自、迷情未肯,且只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