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金陵三首(其二)

烟云渺渺水茫茫,缭绕芜城一带长。

蒿目黄尘忧世事,追思陈迹故难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烟雾弥漫,水面辽阔,芜城(古代地名)周边景色苍茫无边。
心中忧虑着纷繁世事,回想起过去的陈年旧事,难以忘怀。

注释

烟云:形容烟雾和云气。
渺渺:形容烟雾弥漫的样子。
水茫茫:水面宽广无际。
缭绕:环绕、盘旋。
芜城:指废弃或荒凉的城市。
蒿目:忧虑深远。
黄尘:比喻社会动荡或战乱中的尘土,象征艰难困苦。
追思:回忆、想念。
陈迹:过去的事情或遗迹。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古都金陵风光和怀旧之情的诗句。诗人以精妙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面。

"烟云渺渺水茫茫" 这两句设定了整个意境,以烟、云、水为背景,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开阔的氛围。这里的“渺渺”和“茫茫”都形容视线所及之处模糊不清,给人以无限延伸的感觉。

"缭绕芜城一带长" 中的“缭绕”用来描写草木繁茂,而“芜城”则是荒废的古城,表面上看似随意,却暗含着历史沧桑之感。"一带长"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延伸和连贯。

接下来的"蒿目黄尘忧世事"中,“蒿目”指的是野草丛生的地方,"黄尘"则是风尘仆仆的意思,这两者相结合,表现出诗人对现实世态的忧虑和不满。

最后一句“追思陈迹故难忘”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这里的"陈迹"指的是旧日遗留下来的痕迹,而"故难忘"则是因为这些记忆与个人情感紧密相连,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难以忘怀的情愫。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金陵的风光,更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刻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深切情感。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忆金陵三首(其一)

覆舟山下龙光寺,玄武湖畔五龙堂。

想见旧时游历处,烟云渺渺水茫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文成

文成五利老纷纷,方丈蓬莱但可闻。

万里出师求宝马,飘然空有意凌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无锡寄孙正之

健席高樯送病身,乱山荒陇障归津。

应须一曲千回首,西去论心更几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日西

日西阶影转梧桐,帘卷青山簟半空。

金鸭火销沈水冷,悠悠残梦鸟声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