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彦楚

清才不数见,世固未易识。

如玉在荆山,落落混于石。

沈君义兴彦,恨我未良觌。

陆子不妄交,称许斯为得。

况有阙里孙,延之致经席。

比聆道吴阊,捧檄建德国。

高歌诵唐虞,诸子有矜式。

严滩浩烟霞,山水澄鲜碧。

暇日一登临,清赏慰愁寂。

形式: 古风

翻译

才华出众的人难得一见,世间本来就难以轻易识别。
如同美玉藏于荆山之中,孤高而不显眼地混迹于石头之间。
沈君义兴彦,遗憾的是我未能与他好好相见。
陆子交友严谨,他认为能结识你才算得上是正确的选择。
更何况有孔子的后裔,邀请你到经学讲堂,一同研讨学问。
在苏州听你谈论道义,你被任命去建立德政国家。
高声吟唱唐尧虞舜的诗篇,你的言行成为众弟子的榜样。
严滩之上云雾缭绕,山水景色清新碧绿。
闲暇时分登高望远,清幽的美景能抚慰我心中的寂寥。

注释

清才:才华出众。
数见:常见。
荆山:古代著名的产玉之地。
落落:孤高、不群。
良觌:美好的会面。
妄交:随意结交。
阙里孙:孔子故乡的人,指有学问的世家子弟。
经席:学术讲堂。
道吴阊:在苏州谈论道义。
捧檄:接受任命书。
矜式:典范、榜样。
严滩:地名,可能有壮丽景色。
澄鲜碧:清澈碧绿。
愁寂:孤独寂寞的心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深的作品《送沈彦楚》。诗中,诗人表达了对沈彦楚才华的赞赏和对他品格的认可。他将沈彦楚比喻为荆山中的美玉,虽被埋没但光芒不减,暗示其内在的才质出众。诗人遗憾未能早些结识沈彦楚,但也提到陆子对其高度评价,认为结交他是正确的选择。

沈彦楚被赞誉为有孔子后代的风范,被邀请讲学,显示出他的学问深厚。随后,诗人描述了沈彦楚在吴阊地区传播道义,以及他在建德国任职时的高尚行为,颂扬了他的道德品质和对古代理想的推崇。严滩的美景也衬托出沈彦楚的高洁人格,诗人期待在闲暇时与他一同登临,以清雅的欣赏来缓解自己的寂寥心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沈彦楚的才情、品行和影响力,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仰和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收录诗词(132)

陈深(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二五九年至一三二九年]字子微。约生于宋理宗开庆中,卒于元文宗天膳二年以后,年在七十一岁以上。宋亡年,才弱冠笃志古举,闭门着书,元天历间奎章阁臣,以能书荐潜匿不出。所居曰宁极斋,亦曰清泉,因以为号。深著有诗一卷,《四库总目》又有读易编,读诗编,读春秋编等书

  • 籍贯:平江

相关古诗词

送周必明北上

天寒霜霰繁,岁晏日月驶。

周子何仓皇,孤征诣燕蓟。

寥寥抱遗经,皦皦蓄幽志。

青云既交荐,白首期一试。

苍松多劲枝,老鹤负奇气。

扶摇信可抟,高冥不难致。

泮林日彫疏,子衿气沦替。

侧伫典型人,复理俎豆事。

明年候薰风,矫首江南澨。

愿偕鲁诸生,敬揽叔孙袂。

形式: 古风

送范竹所赴吴江学职

多士乘时出,亨涂志业优。

名家传旧学,文治佐新州。

六月江湖冷,三山风雨秋。

应怀霸越祖,落日望扁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信甫之江东

僦屋吴城不厌贫,江东初奉荐书新。

壮年才略须名世,异国光阴肯滞人。

官舍草生三月晚,遗宫花落六朝春。

到时公事期程暇,应有新诗寄我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曹叔时归淮东

羲农去我远,醇风日以浇。

遗经秘幽旨,千载空寥寥。

濂洛导其源,百川始东朝。

我生性颛蒙,望道弥坚高。

针砭无良友,穷居困烦嚣。

东平曹叔子,妙年振英翘。

古心默相契,一语神情超。

高堂奏绿绮,长空激商飙。

谭玄探要妙,力学锄虚骄。

方期拾瑶草,归袂何飘飖。

淮水白浩浩,楚山青遥遥。

相思意无尽,赠子一长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