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杂诗二十首(其十三)

老翁时问讯,不死近何如。

梦里数竿竹,床头一卷书。

为人终直率,对客怪粗疏。

午后睡方足,行行过草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翁的生活状态与性格特点,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

首句“老翁时问讯”,以“时”字点出老翁并非孤寂一人,而是时常有人探望问候,体现了邻里之间的温馨与关怀。接着,“不死近何如”一句,看似在询问老翁近况如何,实则暗含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引人深思。

“梦里数竿竹,床头一卷书”两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老翁的精神世界。竹子象征着高洁与坚韧,书籍代表了知识与智慧,暗示老翁虽年迈但内心仍充满追求与向往。

“为人终直率,对客怪粗疏”描绘了老翁的性格特点——待人真诚直率,却在接待客人时显得有些粗犷不拘小节,这种反差更显其个性的独特与真实。

“午后睡方足,行行过草庐”则展示了老翁的生活节奏与情趣。午后小憩,是放松身心的方式;路过草庐,可能是日常散步的一部分,透露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翁日常生活片段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丰富而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富有诗意与哲理。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沈阳杂诗二十首(其十四)

可惜团团月,还来绝塞明。

照人幽近死,到地自无声。

孤雁忽然过,远钟何处鸣。

岭南应更苦,夜夜落荒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沈阳杂诗二十首(其十五)

卫霍名何减,山头旧札营。

乍闻吹落叶,犹似走残兵。

原草缠幽恨,河流带哭声。

最愁秋雨后,燐火向人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沈阳杂诗二十首(其十六)

未到秋风起,先令破衲寒。

但拚身一掷,久与世无干。

日月看倏去,林泉到处残。

如何昨夜梦,颗颗荔枝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沈阳杂诗二十首(其十七)

几载望乡信,音来却畏真。

举家数百口,一弟独为人。

地下反相聚,天涯孰与邻。

晚风连蟋蟀,木佛共含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