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五首(其二)

正春到、椒盘吟絮。官烛摇红,玉堂雕户。

忽自钗分,断云天际渺何处。

旧时鸾镜,谁并倚、花双树。

只留得鸳雏,忍更话、青红欢聚。日暮。

认空房履迹,点点香尘堪数。

写成虚位,对遣挂、商量眉语。

最苦是、爆竹闉填,怕胆怯、犀帘无主。

应倍记年前,拥髻春幡风度。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鉴赏

这首《长亭怨慢》(其二)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离别的情景,充满了哀愁与思念之情。

“正春到、椒盘吟絮”,开篇即以春天的到来为背景,通过“椒盘吟絮”这一细节,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下来,“官烛摇红,玉堂雕户”两句,将场景转换至华丽的官府之中,红烛摇曳,映照着雕饰精美的门户,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略显寂寞的气氛。

“忽自钗分,断云天际渺何处”,诗人巧妙地运用“钗分”这一动作,象征着离别的瞬间,同时以“断云”比喻远去的爱人,形象地表达了离别后的渺茫与不可知。接着,“旧时鸾镜,谁并倚、花双树”两句,通过对比昔日的幸福时光与现在的孤独,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哀愁。

“只留得鸳雏,忍更话、青红欢聚”,诗人以“鸳雏”比喻夫妻间的亲密关系,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中的分离之痛。最后,“日暮。认空房履迹,点点香尘堪数”,在日落之时,主人公独自在空荡荡的房间中,回忆起往昔的足迹与香尘,更加深了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写成虚位,对遣挂、商量眉语”,这里通过描述主人公在空位上挂念对方,以及通过眼神交流表达思念之情,进一步展现了离别后的情感状态。最后,“最苦是、爆竹闉填,怕胆怯、犀帘无主”,通过描写节日的热闹与自己的孤单形成对比,突出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恐惧。结尾“应倍记年前,拥髻春幡风度”,则寄托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团聚的期待。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离别之痛与思念之情,读来令人感同身受,不禁为之动容。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长亭怨慢五首(其三)

恁重检、玉奁佳事。粉指痕留,露华犹湿。

老辈风流,传家画本媵丹碧。

漫惊烽火,携娇女、山居萧瑟。

竹屐练裙,曾侍砚、芸笺亲擘。愁说。

婿乡回首处,莺脰泪波堪挹。

种松人去,便雪里、秾桃都折。

付萧郎、彩笔相思,重证取、花红月圆。

况看兰笋森森,仍是绿阴时节。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长亭怨慢五首(其四)

正扶病、疏衾偎冷。绿净房栊,湿云催暝。

雨滴空阶,暗闻蛩语共秋醒。

猧儿闲趁,还猛触、煎茶鼎。

待检点银荷,怕蜡泪、前宵红剩。最恨。

是黄昏燕子,芳讯传来无定。

湘帘咫尺,惯撩乱、一栏花影。

便玉笛、诉尽相思,只屏底、更无人听。

更莫忆瑶珰,缄札是他曾省。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长亭怨慢五首(其五)

恁弹出、夜弦清怨。湘水巫云,谱成凄绝。

泪湿青衫,寄情空自费花叶。

碧梧吟罢,还怜惜、芳兰未歇。

可忆红楼,吹玉茗、东风如雪。愁说。

昔年萧寺见,风貌莲花无别。

蓬山路近,看纕佩、尊前亲结。

怎滇池、到红鹃,便梦断、竹王残月。

只应罗袖黄昏,犹记旧时横笛。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桂枝香

家山甚处。又画舫夕阳,沿岸箫鼓。

开尽缃桃粉李,菜花盈路。

蘋丝绿遍湔裙水,问盈盈、鸥波谁主。

几时料理,渔蓑蜡屐,燕帘莺户。叹一霎、清明谷雨。

正扶病将愁,难遣孤旅。两日东风添得,黄昏凄楚。

典衣赌曲金台侧,算了却、伤春情绪。

玉倚灯下,暂时消受,映樽低语。

形式: 词牌: 桂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