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送春》由明代诗人周光镐所作,描绘了春末时节花落絮飞、离愁别绪浓厚的景象。诗中以“落红飞絮半沾泥”开篇,形象地勾勒出春天即将逝去的凄美画面,红花飘零,柳絮纷飞,一半沾着泥土,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暗喻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别意年年客里题”一句,点明了诗的主题——送别。每年春末,诗人总是在异乡为客之际,写下对离别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深深忧虑和对故人别后的思念之情。
“欲唱渭城江雨暮,阳关只在秣陵西。”这里引用了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和王之涣《凉州词》中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通过巧妙的化用,营造出一种送别时特有的氛围。诗人想要吟唱那熟悉的离别之歌,却只能在心中默念,因为真正的离别之地——阳关,此刻却远在秣陵(今南京)之西,无法触及。这不仅增加了诗的意境深度,也进一步强化了离愁别绪的主题。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离别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