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前山后是青草,尽日出门还掩门。
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孙。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淡泊。"山前山后是青草,尽日出门还掩门"表达了诗人归隐山林后的平和生活,每天出门后又回到自己的小屋里,过着一种不为外界所扰乱的简单生活。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淡漠与超脱。
"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孙"则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思念和家人的关爱。"骨肉"指的是血脉相连的亲人,而"天畔"则可能是指远方或边疆之地,暗示着家人的不易与离别。"野翁"即隐居在野的人,这里的自称也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归属感。"怜子孙"表达了一种对后代的爱心和关怀。
整首诗通过平淡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田园诗画,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亲情的深厚情感。
不详
一作邺之。晚唐诗人。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才颖最佳。曾担任吏部郎中(唐)、洋州刺史(唐)、祠部郎中(唐)等职务
东西是长江,南北是官道。
牛羊不恋山,只恋山中草。
手推呕哑车,朝朝暮暮耕。
未曾分得谷,空得老农名。
槟榔自无柯,椰叶自无阴。
常羡庭边竹,生笋高于林。
游人未入门,花影出门前。
将军来此住,十里无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