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前行

内前车马拨不开,文德殿下宣麻回。

紫薇侍郎拜右相,中使押赴文昌台。

旄头昨夜光照牖,是夕收芒如秃帚。

明日化为甘雨来,宅家唤作调元手。

周公礼乐未要作,致身姚宋也不恶。

向来两翁当国年,民间斗米才四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政治场景,充满了对权力更迭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唐庚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朝廷内部权力转移的过程,以及新任宰相上任后的气象变化。

“内前车马拨不开”,开篇即以车水马龙、人潮涌动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宫廷内外的繁忙与紧张气氛,暗示着权力交接的不平凡。

“文德殿下宣麻回”,文德殿是宣布任命的地方,此处通过“宣麻”这一古代任命官员的仪式,强调了权力转移的正式性和庄重性。

“紫薇侍郎拜右相,中使押赴文昌台”,紫薇侍郎晋升为右相,文昌台则是处理政务的重要场所。这句诗不仅展示了官员职位的提升,也反映了权力结构的变动。

“旄头昨夜光照牖,是夕收芒如秃帚”,旄头是指星宿,这里象征着某种预兆或不祥之兆。夜晚星光照入窗户,次日却如同扫帚般失去了光芒,形象地表达了权力更迭后景象的变化。

“明日化为甘雨来,宅家唤作调元手”,新任宰相上任后,带来了一场及时的甘霖,比喻其治理国家的能力卓越,能调和阴阳,使国家繁荣昌盛。

“周公礼乐未要作,致身姚宋也不恶”,引用周公和姚、宋两位古代贤臣的典故,表达了对新任宰相能力的认可,认为他虽未完全遵循周公的礼乐之道,但其治国之策也相当出色。

“向来两翁当国年,民间斗米才四钱”,通过对比,指出过去两位老臣执政时,国家稳定,民生物价低廉,以此衬托出新任宰相在治理国家方面的成就。

整首诗通过对权力更迭前后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新任宰相能力的赞誉,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国家治理的深思。

收录诗词(313)

唐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人称鲁国先生。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 字:子西
  • 籍贯: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

相关古诗词

长沙示甥郭圣俞

我昔官阆中,子时趋长安。

相过日夜饮,肯使笑语乾。

但知醒复醉,谁问甜与酸。

揽衣步中庭,仰首羡飞翰。

誓言早归休,慎勿贪高官。

时未有添丁,眼前惟木兰。

舅甥一分背,日月双跳丸。

那知十年外,相见西江干。

拜起未寒温,悲来各汍澜。

我鬓已秃翁,子颜非渥丹。

相从海上去,兹事人所难。

陂行白漭漭,山宿青攒攒。

人烟小岁后,草木深冬完。

昨日次长沙,扁舟掠湘滩。

中流遭恶风,满衣泼惊湍。

船如旗尾点,天作车轮团。

怖畏目敢侧,祷祈指频弹。

向非鬼神助,几作蛟龙餐。

忠信时可凭,圣贤岂吾谩。

勿畏峤南热,我清物自寒。

勿忧海邦陋,心广身亦宽。

磨刀斫鲸鲙,隐几看鹏抟。

努力近药物,明年理归鞍。

得之两鸿鹄,龟筒不须钻。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张曲江铁像诗

开元太平久,错处非一拍。

就令乏贤人,何至相仙客。

直道既彫丧,曲江遂疏斥。

汲黯困后薪,贾生罢前席。

金鉴束高阁,铁胎空数尺。

妙处难形容,英表良髣髴。

摩挲许国姿,尚想立朝色。

同时反弃置,异代长叹息。

形式: 古风

湖上

佳月明作哲,好风圣之清。

湖边得二友,夜语投三更。

烟露两相湿,水天参互明。

散衣芭蕉凉,曳杖桄榔轻。

星走抛馀光,山空答虚声。

归矣不可留,过幽恐神惊。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双榕

水东双榕间,有叟时出游。

清风衣履古,白雪须髯虬。

吟哦明月夕,簸弄寒江秋。

惊传里中儿,不泊岸下舟。

君看鬼趣中,有此风味不。

安知非黄石,但恨无留侯。

此生锄犁手,误入簪绅流。

无功抵毫发,负罪平山丘。

政尔求澡濯,闻之叹绸缪。

抠衣倘可亲,跪履安敢羞。

得闻半偈语,一解终身忧。

性不喜伐国,兵书非所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