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妃吹笛图

玉笛玉环吹掖庭,李三郎和李谟听。

险程蜀道辞同辇,芳讯仙山感二星。

乐府罢歌胡琫子,梨园新曲雨霖铃。

马嵬千仞清秋月,曾照蛾眉向翠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通过“杨妃吹笛”的场景,巧妙地融入了历史人物与事件,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情感与艺术美感。

首句“玉笛玉环吹掖庭”,以“玉笛”与“玉环”两件珍贵之物开篇,暗示了主角身份的尊贵与环境的华美,同时“掖庭”一词点明了地点,即皇宫内廷,为后文故事的发生提供了背景。

“李三郎和李谟听”一句,巧妙地将唐玄宗(李三郎)与李隆基(李谟)二人联系起来,通过“听”字,不仅表现了他们对音乐的欣赏,也暗含了对杨贵妃(杨妃)才艺的赞赏。

“险程蜀道辞同辇,芳讯仙山感二星”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典故,既描绘了杨贵妃离开长安前往蜀地的情景,又借“二星”(指牛郎织女)表达了对爱情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忧虑。

“乐府罢歌胡琫子,梨园新曲雨霖铃”则进一步深化了音乐在诗中的地位,通过“罢歌”与“新曲”的对比,展现了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变化,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人物命运的转折。

“马嵬千仞清秋月,曾照蛾眉向翠屏”作为结句,以马嵬坡的凄凉景象收尾,通过“清秋月”与“蛾眉”(比喻杨贵妃)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哀婉而深邃的氛围,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与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与丰富的意象,不仅再现了历史事件,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性、命运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与深厚的情感底蕴。

收录诗词(9)

胡夏客(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遥和李因仲孝廉灌园诗

破庙邻僧勿习禅,相寻白话共陶然。

看舂罢亚如农老,特煮黎祁供佛前。

细摘棚间垂绽豆,轻划?去采鲜莲。

歇劳尽噀茶滋味,留得迎梅雨赛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留姚当世小饮赋赠叔祥先生嗣也

海山灵秀启真源,同调同时破俚言。

七子齐名争日月,一编传世继乾坤。

平生久快心期合,后嗣都传手泽尊。

八十年来坛坫在,通家异代复寒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海盐石堤歌三首(其一)

海潮头起与城齐,百万金钱筑石堤。

堤路逶迤三十里,襄阳枉唱白铜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海盐石堤歌三首(其二)

石堤自北接秦川,最盛观潮八月间。

堤内白洋河一道,画船箫鼓那曾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