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与自芦台量移瑞州(其二)

遥传雨露一时新,不负漂零恋主身。

高卧中原堪有客,雄飞尔辈可无人。

屏星色动双龙曙,锦水光分五马春。

诗兴宦情堪并美,南州孺子况为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子与自芦台量移瑞州(其二)》中的节选。通过这几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友人新居环境的赞美。

首句“遥传雨露一时新”,以“雨露”比喻恩泽,表达出诗人对友人得到新职位或新环境的喜悦之情,仿佛是上天的恩赐,让友人焕然一新。接着,“不负漂零恋主身”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忠诚于君主的赞赏,即使在漂泊中也不忘初心。

“高卧中原堪有客,雄飞尔辈可无人”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方面赞扬友人在中原之地能有知音相伴,另一方面也暗示友人有能力在任何环境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不需他人扶持。

“屏星色动双龙曙,锦水光分五马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屏星象征着友人的地位和荣耀,双龙曙则寓意着友人如同双龙般在晨光中展现威严,而锦水和五马则进一步渲染了友人新居环境的美好与尊贵。

最后,“诗兴宦情堪并美,南州孺子况为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仅在官场上有成就,在文学创作上也有卓越表现的期待,同时也对友人即将迁居的南州表示了亲切的问候,希望友人能与当地的百姓和谐相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新居环境的赞美和对其个人品质的肯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夜泊兴济有感外戚张氏故居之地

恩泽当年冠列侯,只今安在水东流。

始知热处为投井,谁戒权门是覆舟。

朝槿发华难到夕,井梧落叶早知秋。

荣枯本是寻常事,清夜无端莫起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九日登芦台怀于鳞元美兄弟明卿诸君子二首(其一)

秋高葭菼大河回,病起层楼雨色开。

沧海白云陪下榻,中原落日见停杯。

一官已负陶潜兴,九辩谁怜宋玉才。

因忆吾侪燕市里,每逢佳节便登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九日登芦台怀于鳞元美兄弟明卿诸君子二首(其二)

孤城摇落气悲哉,斥卤黄花也自开。

万里乡心随去雁,九河秋色起登台。

自怜蓬鬓风尘老,犹忆萸囊汉署来。

此日衔杯谁不念,飘零天地转堪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李缺斋

高士岗头晓日晴,峭帆亭下春风生。

日曛云影潭光丽,风约池芹水气清。

隐几静馀南国梦,看碑深有岘山情。

百年古调还朱瑟,桃李无言满洛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