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晓南薰亭望隔江群峰初日宛然如画不知兴之所至斐然成章

扶桑西南丹桂林,初日照耀群峰青。

琅玕坠落天杳杳,芙蓉隔水秋冥冥。

我骑瘦马踏残雨,乘凉晏坐南薰亭。

是时烛龙吐光晶,倒景正挂双玉屏。

祥烟庆云忽飞动,翠旌羽盖抟紫清。

恍如仙人下云軿,金银宫阙罗蓬瀛。

丹青疑对李郭画,诡怪莫测山海经。

江波荡漾洲渚横,时有鸟雀啁啾鸣。

西山爽气生檐楹,毛发飒飒通神灵。

重华一去呼不返,疑山九点浮青萍。

黄帝垂衣静四溟,杲杲白日中天行。

湘江之竹鸾凤声,吹作箫韶咏太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智的《秋晓南薰亭望隔江群峰初日宛然如画不知兴之所至斐然成章》描绘了一幅绚丽而神秘的秋日景象。首句“扶桑西南丹桂林,初日照耀群峰青”以壮丽的自然景观开篇,将读者带入了东方日出的壮观画面,群峰在晨曦中显得青翠欲滴。

“琅玕坠落天杳杳,芙蓉隔水秋冥冥”运用比喻,琅玕(美玉)和芙蓉(荷花)增添了诗意的朦胧之美,暗示了秋水长天的宁静与神秘。接下来,诗人通过“我骑瘦马踏残雨,乘凉晏坐南薰亭”,描绘了自己在南薰亭欣赏美景的闲适心情。

“是时烛龙吐光晶,倒景正挂双玉屏”借烛龙神话,形容阳光透过云层的奇幻效果,犹如双玉屏倒映着光芒。随后,“祥烟庆云忽飞动,翠旌羽盖抟紫清”展现了祥云缭绕的仙界景象,仿佛仙人降临。

诗人笔触细腻,将自然景色与神话传说巧妙融合,创造出如梦如幻的意境。“丹青疑对李郭画,诡怪莫测山海经”赞美了眼前的画面仿佛出自李唐和郭熙的画作,又充满山海经般的奇幻色彩。

最后,“湘江之竹鸾凤声,吹作箫韶咏太平”以湘江竹林中的鸾凤和箫韶音乐,象征着和谐与盛世,为全诗画上了一个宁静而祥和的句号。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秋日南薰亭景色的独特感受,寓情于景,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343)

蓝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星岩

何年七星降人间,罡风吹作山头顽。

九疑云晴两峰失,五老天清双剑攒。

桂林茫茫石如簇,散漫崩腾走平陆。

雁行斜落大江濆,屏嶂横开叠苍玉。

初疑女娲补天馀,又如禹凿龙门孤。

神光傍射轸翼上,斗柄正指西南隅。

下有洞穴不可测,虎龙昼伏龟蛇蛰。

云根近接勾漏深,海气常带蓬莱湿。

我欲举手招群仙,骖鸾直上虚皇前。

斟酌元气作雷雨,一洒五岭歌丰年。

形式: 古风

题老君洞

混沌始凿开玉融,瑶台隐映青芙蓉。

下有洞穴如崆峒,玉楼十二高玲珑。

丹崖紫气浮空濛,何年玄元降其中。

伐毛洗髓游太空,遗形岁久重岩崇。

元精变化不可穷,庞眉皓首成老翁。

玉局俨坐神霄宫,狮子前导猿后从。

幡幢飘飘羽盖重,海月照见香炉峰。

宝剑倒挂苍精龙,石梁悬瀑声琮琮。

我来飞雪当严冬,瑶草凝碧桃花红。

花间一笑双舞童,授以素书石髓封。

道言五千方击蒙,窅兮冥兮道之宗。

无为自然成汝功,谷神玄牝翕以通。

寿命天地相始终,吁嗟小臣等蠛蠓。

上帝有敕按疲癃,万里驰驱双鬓蓬。

人间岁月苦匆匆,投簪未暇巢云松。

白鹤飞去天南东,长歌林谷来清风。

形式: 古风

丹崖

断崖千尺云锦悬,芙蓉薜荔摇空烟。

珊瑚铁网相钩连,赤豹下搏苍龙渊。

旁有石穴疑可穿,洞门深锁朱陵天。

我欲遥入求神仙,丹光出林夜赫然。

红叶如雨堕我前,青鸟飞去何时还。

我方持节西南偏,石壁有路无由缘。

赤松黄石书可传,桃花一笑三千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时事(其一)

燕蓟开王业,河山壮帝京。

六龙回黼座,万雉压金城。

世复唐虞理,功垂禹稷名。

千年根本地,深见祖宗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