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同心(其一)

行看不足。坐看不足。

柳条短、斜倚春风,海棠睡、醉敧红玉。清堪掬。

桃李漫山,真成粗俗。遥夜几番相属。暗魂飞逐。

深酌酒、低唱新声,密传意、解回娇目。知谁福。

得似风流,可伊心曲。

形式: 词牌: 两同心

翻译

远远望去还不够,静坐欣赏也不够。
柳枝短小,斜靠在春风中,海棠花沉睡,仿佛红玉倾斜。清新得可以捧在手心里。
满山桃花李花盛开,显得太过平凡。漫长的夜晚,又有多少次陪伴。暗中的灵魂随风追逐。
举杯深深饮酒,低声吟唱新曲,悄悄传达心意,希望能换回她娇媚的眼神。
谁能像这样风流倜傥,能理解她的心意呢?

注释

行:行。
看:欣赏。
不足:不够。
柳条:柳树的枝条。
斜倚:斜靠。
海棠:一种花卉。
醉敧:醉态倾斜。
清堪掬:清新得可以捧在手里。
桃李漫山:满山遍野的桃花李花。
粗俗:平凡无奇。
遥夜:漫长的夜晚。
暗魂飞逐:暗中飘荡的灵魂。
深酌酒:深深饮酒。
低唱:低声歌唱。
新声:新创作的歌曲。
密传意:悄悄传达心意。
娇目:娇媚的眼睛。
知谁福:谁知道这是谁的福分。
风流:风度翩翩, 风流人物。
可伊心曲:能理解她的心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无咎的《两同心(其一)》。在这短小精致的作品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美的意象构建,展现了对美好时光和情感联结的深切怀念。

"行看不足。坐看不足。柳条短、斜倚春风,海棠睡、醉敧红玉。清堪掬。桃李漫山,真成粗俗。遥夜几番相属。暗魂飞逐。深酌酒、低唱新声,密传意、解回娇目。知谁福。得似风流,可伊心曲。"

首先,诗人表达了对景物的眷恋和不舍,"行看不足。坐看不足"表明无论是走着还是坐着,都无法满足他对美好景致的渴望。这是一种对逝去美好的时光的深情留恋。

接着,"柳条短、斜倚春风,海棠睡、醉敧红玉。"描绘了生动的春日画面,柳树在春风中摇曳,海棠花瓣如醉酒中的美人,都是那么鲜活而迷人。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致的欣赏,更有着对美好事物难以忘怀的情感寄托。

"清堪掬。桃李漫山,真成粗俗。遥夜几番相属。暗魂飞逐。"诗人提及了清澈的泉水和漫山遍野的桃李,这些景象原本平凡,却因情感的投射而显得珍贵。在遥远的夜晚,心灵的深处又一次与远方的某个人相连,暗示着对亲人的思念或是对旧日美好的回忆。

"深酌酒、低唱新声,密传意、解回娇目。知谁福。得似风流,可伊心曲。"诗人通过饮酒、歌唱和眼神交流的情形,表达了想要分享这份喜悦与某个人的愿望。这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享受,更是对情感共鸣的渴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幅充满情感色彩的画卷。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与他人的情感联结。在这短暂的诗句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

收录诗词(173)

杨无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 字:无咎
  • 籍贯:自号逃禅老
  • 生卒年:1097~1171

相关古诗词

两同心(其四)梦牛楚

枕簟凉生秋早。梦魂忒好。

见玉人、且喜且悲,挨琼脸、厮偎厮抱。

信言多磨,刚被山禽,一声催晓。觉来满船清悄。

愁恨多少。知是我、怜你心微,知是你、与我情厚。

谢殷勤,不易山遥水远寻到。

形式: 词牌: 两同心

两同心(其二)

秋水明眸、翠螺堆发。

却扇坐、羞落庭花,凌波步、尘生罗袜。芳心发。

分付春风,恰当时节。渐解愁花怨月。忒贪娇劣。

宁宁地、情态于人,惺惺处、语言低说。相思切。

不见须臾,可堪离别。

形式: 词牌: 两同心

两同心(其三)

月可中庭,夜凉初燕。

见个人人、越格风流,饶济济、入时打扮。

小从容,不似前回,匆匆得见。坐上不禁肠断。

捧杯深劝。争敢望、白雪新声,唯啜得、秋波一眄。

告从今,休要教人,千呼万唤。

形式: 词牌: 两同心

步蟾宫(其一)九月二十六夜宿周师从家。睡觉,风雨起,有怀木犀

桂花馥郁清无寐。觉身在、广寒宫里。

忆吾家、妃子旧游,瑞龙脑、暗藏叶底。

不堪午夜西风起。更飐飐、万丝斜坠。

向晓来、却是给孤园,乍惊见、黄金布地。

形式: 词牌: 步蟾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