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寄沐希甫参戎”为题,由明代诗人谢承举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沐希甫的深切思念与对其军旅生涯的感慨。
首句“华镇移金齿,清标想玉颜”,以“华镇”象征友人的地位与荣耀,“金齿”、“玉颜”则描绘出友人的尊贵与美丽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接下来“何期白雁信,又过碧鸡山”,通过“白雁”这一意象,暗示了友人如同白雁般自由飞翔,而“碧鸡山”则象征着友人行踪的遥远与神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行踪的牵挂与思念。
“赤日酬明主,春风舞?蛮”,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在军旅生涯中的英勇与豪情。“赤日”象征着友人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定与勇敢,“明主”则表达了对友人忠诚与效忠的赞美。而“春风舞?蛮”则以“春风”喻指友人带来的温暖与和平,通过“舞?蛮”这一动作,展现了友人在异域他乡的舞蹈,寓意着友人不仅在军事上有所建树,也在文化与外交上有所贡献。
最后两句“功期班定远,早勒玉门关”,引用了班超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功业的期待与祝愿。班超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将领,曾远赴西域,立下赫赫战功。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像班超一样,不仅在军事上取得辉煌成就,更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记,早日功成身退,回到家乡。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友人形象的描绘与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军旅生涯的深刻理解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