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红尘不入种花源,白发高居曝背轩。
耕凿谁知当世事,桑麻时共老农言。
疏篁野水分三径,古木寒烟自一村。
昨夜故人来叩户,安排诗句对清尊。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远离尘嚣的南山别墅,诗人蓝仁以"红尘不入种花源"开篇,强调了这里的宁静与隐逸。他身处别墅,虽已白发苍苍,却依然悠然自得,晒着太阳,与老农谈论桑麻之事,体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疏篁野水分三径,古木寒烟自一村",通过描绘竹林小径和袅袅寒烟,展现了山村的自然风光,透露出一种静谧而质朴的乡村气息。夜晚,老朋友来访,诗人准备以诗会友,共享清樽,这既表达了友情的深厚,也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田园隐逸的生活画卷,流露出诗人超脱尘世、享受宁静的心境。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一段南山画不成,王维天趣与经营。
水清盘石思垂钓,花落荒村见偶耕。
青嶂白云仙掌迥,淡烟疏雨辋川明。
欲催下笔留真迹,先许题诗照有声。
城南分手五经秋,肯信才名晚未收。
济济青衿歌在泮,萧萧白发倦登楼。
山川寥落云千里,骨肉凄凉草一丘。
尚忆冷毡倚大树,西风九日旧同游。
秋风木叶下庭皋,眼底南山突兀高。
倚马成篇知独步,屠龙挟技笑群豪。
未应涧谷藏名迹,终见云霄起羽毛。
偶辱新题惊老病,依歌何敢近风骚。
云出无心鹤自啼,尘埃何用污人衣。
东将入海从巢父,西上长安愧陆机。
才薄真为时俗忌,年衰犹恨弟兄稀。
南窗一枕松风睡,遮莫人间万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