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在十八盘行进的景象,充满了自然的宁静与壮丽。首句“傍岩茅屋数声鸡”,以鸡鸣唤醒了山间宁静的一天,暗示着旅程的开始。接着,“石径穿云曙色微”描绘了小路穿越云雾,晨光初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新的氛围。
“萎草破霜留虎迹,断藤挂月露猿啼”两句,通过萎草、霜、虎迹、断藤、月、露、猿啼等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原始与野性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行者的孤独与探索精神。虎迹和猿啼,更是增加了森林的生动感和神秘感。
“行冲雁阵诸天近,立瞰层霄万象低”则进一步展示了行者在高处俯瞰的壮丽景象,雁阵仿佛触手可及,而下方的云霄似乎变得低矮,这种视角的转换,既表现了行者的豪迈,也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
最后,“十八盘中为客远,几时归采北山薇”表达了行者在艰难险阻中的孤独与对未来的期待,同时暗含了对回归自然、寻找内心平静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壮美与深邃,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