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顾生课稿三首(其二)

涂鸦满纸苦纷纷,垩尽宁同郢客斤。

我罪我知浑莫辨,两年功过在斯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天谊所作的《题顾生课稿三首(其二)》。诗中以“涂鸦满纸苦纷纷”开篇,形象地描绘了顾生课稿上的文字密布,杂乱无章,如同涂鸦一般。接着,“垩尽宁同郢客斤”一句,运用了“郢客斤”的典故,比喻清除错误如同郢地工匠使用斧斤雕琢玉器,需要极高的技艺和耐心。然而,面对如此繁杂的文字,即使是郢地的工匠也难以一一剔除错误,表达了对顾生课稿内容复杂、错综难辨的感慨。

“我罪我知浑莫辨”一句,诗人自省自己对于课稿中的错误,即使知道也难以分辨清楚,流露出内心的困惑与无奈。最后,“两年功过在斯文”点明了时间跨度与作品的重要性,暗示了在这两年的时间里,顾生的课稿承载了诸多的功绩与过失,而这些都需要通过文字来记录与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顾生课稿的描述,反映了学术研究中遇到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知识传承与评价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7)

刘天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顾生课稿三首(其三)

源头活水苦难寻,掘井真同九仞深。

幸得及泉休自喜,还须思免浊泥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闻王维新童子试捷志喜

才自难羁靮,情真却垢氛。

三冬探丽藻,一握采香芹。

谁曰得天幸,实能张我军。

还宜潜绩学,昭代正崇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杜林将军墓在镇西北里许,相传墓地即其阵亡之处

出游至西原,携友时散步。

颓然见荒丘,云是将军墓。

翁仲漫弗存,丰碑无寻处。

刍牧来牛羊,孔穴走狐兔。

生前位将军,葬自崇制度。

而此殊草草,窃疑传闻误。

友人顾而嘻,嗤我实胶固。

今人际升平,得备饰终具。

元黄龙战时,原隰裒谁顾?

矧彼武勇人,马革夙所慕。

碧血洒战场,暴骸心何惧?

家国同销亡,纪载阙竹素。

仅余故遗民,姓名相传付。

偶来田垄间,凭吊斜阳暮。

轶事几流连,低徊不忍去。

直道存人心,非事逐好恶。

礼失尚野求,口碑即掌故。

不见各生祠,勒石遍道路。

里老昧莫知,几为甘棠树。

形式: 古风

盘古潭歌嘉庆己卯春纪异

盘古潭接滹沱河,河流旋转成回波。

舟人到此称险绝,咸云其下藏蛟鼍。

蛟鼍时出小游戏,冲堤溃岸凌陂陀。

掀天浪涌抃且舞,喷沫兼挟风雨过。

茫然万顷成巨浸,洞庭震泽宁殊科。

下民其咨溺谁拯,连年泛滥无如何。

时惟问亭方宫保,嗟农无地生田禾。

排决并施导使去,古迹仅剩空泥窠。

谁知灵物终恋此,清潭复出如旋螺。

以绳试探杳无底,谓通海眼应非讹。

迩来异事尤共诧,于牣鱼跃有且多。

一区澄泓未盈亩,仅比古鉴经新磨。

孰知生物竟不测,一网之获盈兼车。

捕鲤捕鲂各如愿,尺计足市终无他。

渔人相聚谈所以,妄称神佑殊偏颇。

四灵为畜龙在沼,水族亦共归天和。

我今泚笔聊纪盛,敢比杜公打渔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