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玉琴虚下伤心泪。只有文君知曲意。
帘烘楼迥月宜人,酒暖香融春有味。
萋萋芳草迷千里。惆怅王孙行未已。
天涯回首一销魂,二十四桥歌舞地。
这首《玉楼春·仙吕惆怅》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作品,以玉琴和文君的典故,营造出一种幽怨而深情的氛围。"玉琴虚下伤心泪"描绘了琴声中蕴含的哀伤情绪,仿佛泪水滴落在琴弦上。"只有文君知曲意"则暗示了弹琴者内心的孤独,只有卓文君这样的知音才能理解其深沉的情感。
"帘烘楼迥月宜人,酒暖香融春有味"两句,通过写景进一步渲染情感,月色如水,酒香四溢,春天的气息在暖酒的香甜中显得更加动人,然而这美景却无法抚慰词人心中的惆怅。
"萋萋芳草迷千里"一句,借芳草之盛,象征离别后的无尽思念,千里之外的王孙仍未归来,词人内心充满迷茫与失落。
最后,"天涯回首一销魂,二十四桥歌舞地"以回忆收尾,词人遥望远方,心生凄凉,曾经繁华的二十四桥边,如今只剩下了歌舞的记忆,更增添了词人的惆怅与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景物渲染,展现了词人深深的惆怅之情,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不详
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汉族。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
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
玉奁收起新妆了。鬓畔斜枝红袅袅。
浅颦轻笑百般宜,试著春衫犹更好。
裁金簇翠天机巧。不称野人簪破帽。
满头聊插片时狂,顿减十年尘土貌。
枝头风势渐小。看暮鸦飞了。
又是黄昏,闭门收返照。江南人去路缈。
信未通、愁已先到。怕见孤灯,霜寒催睡早。
秋阴时晴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